谁也没想到,这么重大的决定在兵部上奏后半天时间,皇帝的旨意就从乾清宫里传出。
甚至,消息还只是刚刚在京城官场传开,市井间才刚刚开始流传,皇帝已经做出了决定。
万历皇帝不缺乏果断和执行力,即便前几天他还在为即将来临的战争有些忧心忡忡,但是当奏疏真正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发现找不到让他改变意志的想法。
传旨开战也就不奇怪了,为此,负责朝会的鸿胪寺还紧急向京城各衙门行文,明日早朝。
是的,宣战旨意当然不会随便发出,内阁草拟后,经过六科核准,会在明日早朝上当众宣读。
大明的朝堂上,其实真没多少秘密可言。
许多人会在计划好的事情来临时,因为各种原因而表现出犹豫,谨慎,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但是万历皇帝经过张居正、魏广德悉心培养,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
因为他知道,皇帝的决断才是一切。
魏广德已经给他足够的铺垫,如果,如果说战事不利,黑锅也只会被魏广德背起来,他会面对朝野攻伐,诘责。
而做为皇帝,做出决定的他则会因为年少而不必背负太多责任。
因为想通了这点,所以万历皇帝才能很果断的下达旨意。
而在十多年后,当满朝文武都反对他出兵决定的时候,他依旧是这样,甚至表现更加果断,完全乾纲独断,没有听从大臣的意见,坚持派兵入朝抗倭,甚至自掏腰包给明军做军费。
紫禁城外,消息快速流传,朝廷会派遣大军出征倭国,将战火拒之国境外。
最为兴奋的,自然是来自东南的商人。
不仅是因为对倭寇的痛恨,更是惧怕。
现在朝廷派兵东征,也就意味着他们不须担心倭寇再次肆掠东南,战火也不会再荼毒他们的家乡。
"AAA。。。。。"
不知是谁带头,直接在大街上点燃了鞭炮,红通通的鞭炮被引线点燃炸裂,发出清脆的鸣响。
魏广德和张四维回到内阁的时候,礼部尚书徐学谟已经在这里,和申时行激烈的说着什么。
而在一边,曾省吾、严清等官员也来了。
之前东征之事,知道归知道,也私底下和魏广德商量过,而现在兵部要开始行动,他们自然也要开始表态。
在申时行值房里,随着魏广德、张四维走进来,室内安静片刻,徐学谟、严清等人就起身,先是向魏广德、张四维行礼后,追问起宫里的消息。
虽然他们来到内阁后,已经听到一些小道消息,据说出自乾清宫,但毕竟还是要当面再询问清楚。
“陛下让内阁拟旨,明日早朝就会宣读。”
魏广德开口说道。
“陛下应允了?”
徐学谟追问道。
魏广德点点头,“不能再让倭寇肆掠我华夏,这是陛下的意思。
这次东征,最主要还是倭国国王屈服,倭国各大名妥善约束手下武士,以及对倭乱的赔偿。
自开国以来,为了平定倭乱,朝廷付出太多,这次都要拿回来。”
魏广德知道徐学谟想说什么,无非就是外界所传,皇帝和阁老看上了传说中倭国的金山银山,所谓赔偿其实就是想要逼迫倭国割地赔款的理由。
刚说完,外面江治、张学颜等人也纷纷赶到内阁。
相互见礼后坐下,魏广德又再次重申了皇帝的意志后,徐学谟就和张学颜发生了些许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