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妃细心地为皇帝盖上一床细软,为他掖了掖被角。
做完这一切,皇帝睡着了,发出鼻鼾。
淳妃从软榻上起身,殿内放着一盆满是花瓣的温水,她慢条斯理地用温水净手。
淳妃柔和的眼角微微上挑,满是摇曳风情。
好好睡一觉吧……
陛下……
锦都城城南,云府。
窗外的桃花枝桠冒出了嫩绿的新芽,正午的阳光很是温暖,阿昭躺在院子里的藤椅上,跟随椅子摇摇晃晃,阖眸小憩。
这些天,她时不时会去茶馆听书,也听到了一些关于兄长的消息。
听闻,沈府从江南接回了一位二公子,名为沈顾之,沈家以万两白银,为二公子捐实官,如今,沈二公子成为了太常寺少卿,协助国师管理宗庙祭祀等事宜。
虽是正四品的官员,沈墨却并无实权。太常寺一应事宜,包括祭祀礼乐,乃至全国寺庙的各项事务,都归国师管辖。
阿昭知道沈墨想做的事情凶险万分,如今她一介布衣,无法帮到他,她也不会涉足和沈墨有关的事情。
她就安心在院子里温书学习,只待三年后的乡试。
寻常捐前程者,是绝无可能获得礼部的官职。
永封帝疑心重,虽有意打压各大世家,但也碍于各大世家皆养有府兵,并且有先皇留下的铁券丹书,无法直接削弱他们。
沈府又是四大世家之首,富可敌国,纵使曾经衰败过,但如今重回巅峰,甚至更上一层楼,沈家名下所涉及的产业并不只在东曌国。
纵使永封帝眼中再容不得世家的存在,他也担心打压过度,物极必反。
若是沈家真有一朝被彻底拔除,也会有别的世家顶上。
当年,永封帝一意孤行,除掉定北王,当时他只觉得心中畅快,却不曾料到,少了外姓王制衡之后,世家大族的地位变得更加稳固。
当年,他原以为沈家会一举被其他世家倾轧、吞噬,就连沈家的产业兴许也会被吞并,却没想到沈煜一介布衣,竟然能行走各地经商,而后成为鹄立学宫的教书人。
虽然沈煜体弱,无法入朝为官,但他满腹经纶,纵使在学宫里面教书,也深受寒门学子爱戴。
如今,世家几乎垄断了科举,科举入围的考生,也几乎都是鹄立学宫的学子,不然便是世家捐官的贵族子弟,寒门学子少之又少。
阿昭在心中权衡利弊,这看似平淡毫无波澜的锦都城下,暗藏着波谲云诡,是数不清的阴谋诡计。
她重生一世,这三年来,虽然生活平淡,但也算平安喜乐。
可是,自从她猜到了沈墨的身份,知道了他的抱负,也明白了他背负的仇恨。
自从阿昭吃下那一枚可以抑制女子身体发育的丹药,她就从想过要独善其身了。
她的目标一直没变,她要往高处爬……
她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站在高处,她才不会如同上一世一样,命如草芥,任人践踏。
只不过,阿昭最近总是心神不宁,分明是正午的大好时候,本应春光和煦,可是天上却渐渐笼罩起了乌云。
有种不妙的预感在心头笼罩,阿昭从院中的躺椅上起身。
她抬头望去,天空中笼罩了一层乌云,是一片深沉厚重的灰色,天空阴云密布,灰蒙蒙的,再不见半分阳光。
阿昭合上已经倒背如流的书本,起身往书房走去。
走进熟悉的书房,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兄长细心添置的,地契房契写的是阿昭的名字。
阿昭有些恍惚,回忆起她与沈墨在白皎城居住的那间宅院,那时候的时光平静安宁,让人留恋。
堆满书籍的书房,少了兄长的身影,似乎空缺了许多。
阿昭将心里不舒服的感觉,归咎于熟悉的人突然不在了,这让她有些难以适应,不过她想,时间会慢慢冲刷悲伤。
她总要成长的,总不能一辈子让兄长为她遮风挡雨,更何况……沈墨也有他需要做的事情。
她现在的能力太弱,没有办法帮到沈墨,只好努力温书,静待秋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