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很感动,小小女孩儿就有这样的志向,这闺女没白养活。但是康熙还是摇头,上书房正经皇家子嗣上学的地方,怎么能让女孩子去呢?
并非是说不让女孩子读书,而是男女混在一起,难免出事儿。
上书房那边,不光是有皇子阿哥,还有皇子们的伴读。再者,小孩子可不管什么谦让女孩子之类的道理,他们只会觉得九格格和他们不一样,从而会针对九格格。
九格格肯定不是个会吃亏的性子,但就是这样,康熙才越发的不许她去前面呢。打了自家兄弟也就算了,这万一要是打遍皇宫无敌手,那九格格以后还能嫁得出去吗?
当然,皇家的女儿不愁嫁,可能不能嫁得好,那就不一定了。
康熙无论如何就是不允许,可给九格格气的,不光是连康熙身上的玉佩都拽走了,连康熙要带上的宝石都给扣走了,扳指,手腕上的佛珠,帽子上的东珠,一个都没留下。
等九格格气冲冲的走了,康熙才看着自己身上素净的衣服,忍不住就叹口气了。从九格格身上才能感受到,养孩子不容易。
“额娘,我先去一趟永和宫。”康熙对笑呵呵的太后说道,太后瞬间就警觉:“九格格个小孩子,拿你一些东西不算什么的,你这东西也没值几个钱,用不着去找德贵妃要吧?”
康熙抽了抽嘴角,赶紧解释:“不是找德贵妃要,是找她商量商量这个请先生的事儿,九格格有上进心这是好事儿,咱们做长辈的,可不好打击她这学习的心,人嘛,不管男孩还是女孩子,都是多学点儿东西才好。有一技之长,我们做长辈的也才好放心。”
谁也不敢确保自己就能护着孩子到一百岁。
万一他早早就死了呢?像是亲爹一样,像是太祖皇帝一样。他做亲爹的,自然是能护得住女儿的,但他要是早早死了,做皇帝的就是兄弟了,这做兄弟的,对姐妹能有几分看顾?
他并不觉得自己命令了,将来的皇帝就得听。对照一下就知道了,他自己,对自己的姐妹,有像是对女儿那样上心吗?没有的,若非是有事儿,他平时几乎是想都想不起来的。
人之常情嘛,除了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就算是再如何亲,日后各自成家了,也就成了两家人了。
所以,孩子能多学点儿东西,有个立身的根本,那就算是自己死了,也不用担心孩子活不下去。
九格格这医术学的好,康熙是没少听太医们夸赞的,但这个基本的功课,却确实是有些不算好的,连德贵妃偶尔写个什么,九格格都看的一知半解的。
她念书也磕磕巴巴,文章也不会做,总不能将来连封信都不会写吧?
所以该请先生还是要请的。
听康熙那意思是不会打九格格一顿,那太后就放心了,赶紧摆手:“行行行,你去吧,这先生呢,得好好找才是,得找那些表里如一的,万不能找那心里藏污纳垢的,多看看人品。九格格要读书,那其他的,若是想跟着读书,那也去。”
规矩嘛,也不耽误学。
康熙应了,起身行礼,从慈宁宫出来,就直接往永和宫了。
永和宫里,乌雅秀贞正在作画,她打算做个绣图。以往是事儿多,顾不上,现在呢,十二格格要启蒙了,十四阿哥还不会爬,她也总算是抽出点儿空来了,打算做个全家福那种绣图。
这种画像不好找,要么是从内务府找画师,要么是自己弄。
她不想找画师,就打算自己先试试。
接连画坏了两张纸了,康熙进门的时候,她正不耐烦的将第三张给团一团,准备往地上砸,康熙一伸手,正好就捞上来了,顺便打开看一看,只一眼,就忍不住笑起来了:“你这是……自画像?”
乌雅秀贞瞬间脸红,赶紧绕过桌子去抢夺:“皇上别看了,我知道我那水平……”有点儿拿不出手。
康熙笑道:“还行,至少能看出来是你自己。你画这个做什么?”
乌雅秀贞抿抿唇,没隐瞒,说自己想刺绣,康熙点头:“既如此,朕给你画一幅,准备笔墨纸砚。”
乌雅秀贞刚才老实交代就是为这个呢,没想到康熙十分上道,都没等她开口求,自己就提出来了,顿时笑的见牙不见眼的,赶紧到桌子跟前,去重新铺好纸张,又拿了画笔放在砚台上,自己拿了墨条开始研磨。
康熙绕到桌子后面,沉吟片刻,提笔。
他是十分全能的,写文章做诗词,画画,弹琴,骑马射箭,几乎是没有他不会的。
毛笔勾勒了两下,乌雅袖珍的面孔就出现在画纸上,栩栩如生,又带着几分温婉和柔和,正低着头刺绣的样子。再就是胤禛,胤禛是拿着一本书坐在一边翻看,六阿哥从旁边冒出来脑袋和他一起看,然后胤禛伸出来一根手指按在六阿哥得脑门上。
七格格一手搂着九格格,一手抱着十二格格,十四阿哥在地上爬着,伸手拽着乌雅秀贞的衣服。
整张画十分自然,线条也简单,这样比较方便乌雅秀贞刺绣。
等画好了,康熙顺手就提笔在旁边落下一首诗,写的就是一些天伦之乐。
等他放好了毛笔,乌雅秀贞立马就鼓掌:“皇上这画技,越来越好了。”
康熙笑一声,并不很当回事儿,宫里十个女人有九个是这样经常夸赞他的,乌雅秀贞的夸赞没什么新鲜,他听着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波澜了。
“若是我按照这个做出来绣图,那咱们两个合作,简直是天下无双,你的画技,我的刺绣,无人能出其右。”乌雅秀贞十分自得,康熙的笑容就更明显了点儿,好吧,他得承认乌雅秀贞这夸赞还是有点儿新鲜的。
哪儿有夸赞别人,还要顺带将自己给夸赞一遍儿的?
乌雅秀贞可不管康熙在笑什么,她自己刺绣好,难道还不能提了啊?那肯定是要多说说的,免得康熙将自己和寻常妃嫔混混合在一起,都想不起来她有什么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