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个“私自滞留江南,干预漕务”之罪,足以叫贤王声望毁于一旦!
沈霜容眼神一凝,转身唤来秋杏:“点灯,我要写一道奏章,明日一早进宫。”
可在动笔之前,她还是抬头望向半空。
那一抹熟悉的金色弹幕,果然如约跳出:
【你猜对了!贤王就是被人陷害的,那年他就是走了这条路,一路救灾、帮人清河,结果最后被人参一本,说他“僭越职权、扰乱漕政”。】
【皇上虽然压下了,但他因此好几年都没能重返朝堂,错过了不少机会。】
【不过这次你不是孤军奋战,我去帮你查查现在有没有适合处理河道淤积的办法,稍等!】
没过一盏茶的工夫,弹幕再次刷屏:
【找到啦!一个是“水力冲淤法”,让上游先引流开闸,引动水势冲刷淤泥。】
【一个是人力清障和竹篙疏渠,古法里就有,几千年前都用过!】
【还有一个是设临时浮桥,船只绕路再度汇流,不过得赶在涨水前施工,时间很紧!】
沈霜容眼中闪过一道明光,立刻提笔挥毫,将这几种方式一一列出,分门别类写入折中,并标注不同地势适用法。
乾元殿内,朝会尚未开始,内侍忽然传报:“启禀陛下,沈诰命求见,持折上奏江南水患之事。”
皇帝刚端起药茶,闻言顿时来了精神:“快宣。”
沈霜容一袭朝服步入殿中,盈盈一拜,随即将手中折子双手呈上。
“江南水患连绵,漕道壅塞,民苦、军困、朝粮不通,非三日之功可解。”
“然臣女昨夜通查旧档,又得民间之策,参考现代堤运法,于文中细列水力冲淤、疏渠导河与分批绕道三策,或可因地施法,解一时之急。”
皇帝展开文书,翻阅片刻,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好,好!”他罕见地开口赞道,“沈爱卿此策,字字实用,句句可行。”
“比起昨日本朝所议各部对策,更细、更精、更利民。”
皇帝继续道:“可惜你是诰命,不得离京督办。”
“若是其中有人能够帮扶,便是最好不过,可是这人选。。。。。。”
皇帝一时之间纠结了起来。
沈霜容抬眸,立刻打断开口:“陛下,臣女有一人选,愿荐于——”
“贤王,顾霜易。”
皇帝微怔,旋即摇了摇头,觉得不太妥,说道:“顾卿已多年不涉漕政,如今刚自边境归来,恐不便。。。。。。”
“陛下,”沈霜容拱手上前,“此次江南水患非止于水淹,亦涉漕道兵防,贤王久历边战,熟于地形调兵,又通民情,于江南亦有旧交。”
“若由他出任钦差,与户部通力协办,不出十日,粮道可通。”
皇帝沉吟半晌,忽然叹道:“也罢,你所荐之人,朕自信得过。”
“传旨——着顾霜易为江南巡河钦差,即刻启程,代朕察民情、通漕路,凡所需者,由三司直供,不得阻挠。”
沈霜容躬身谢恩,眼底深处终于露出一抹胜券在握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