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皎月忍不住笑了一下,“好。”
周行训并不是一个固执的人,相反,他有点开明过头了。他会飞快地接受一切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然后死死抓在手心里。
……
有了这么一出,周行训再看送上来的奏表,好像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明明是看惯了都觉得厌烦的东西,却突然变得新鲜起来。
只是不过往下看了几份,却突然神情微顿。
他假装自然、实则动作飞快地把那份卷轴重新卷起来。
提落笔的节奏都不对了,卢皎月想要无视都很难,她不得不开口:“怎么了?”
周行训飞快反驳:“没什么!”
但到底还是悻悻地将那份卷轴重新打开,“就是前几天放鸢的那事,谏议大夫陶遗业来参我来了,真是闲的他。”
卢皎月:“……”
周行训还好意思说!!
他前几天突然神秘兮兮地跑过来,说是找到个放风筝的好地方,一路跑马过去玩了半天,回来之后,卢皎月才知道:那是礼部选的、新修祭台的地方。
这时候祭祀的地位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2]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个是打仗,另一个就是祭祀。
要是换个皇帝、换帮大臣,周行训这做法、第二天就能被谏言彻底淹了。而不是像现在,几天过去了,终于有人想起来上封谏表了。
很明显,朝中诸臣都被周行训的出格折腾得麻木了,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现状。
大概是几天过去了,终于有人回神:不行啊、这得谏!得狠狠地……啊、不是,得意思意思写点东西。
臣子写得敷衍,周行训回得更敷衍。
卢皎月看他下笔飞快的样儿,就知道他绝对不是认错态度,“你写了什么?”
周行训:“我让他先把自己的家事处理好,别管这些有的没的。”
事实上,他放了一句嘲讽:卿今夜寝何(你今晚睡哪呢)?
陶遗业前几天在朝上的谏言,把老丈人也扫射在内了。
据市井流言,这位在朝上无人敢略其锋芒的嘴炮王者当天就没进得了家门,一连几日都是在同僚家借宿。
笔锋一顿,周行训又流畅自然地添了后半句:携妻同游,卿可羡乎?
(朕带着皇后去放风筝,你羡慕了吗?嫉妒了吗?酸了吗?)
……
将朱笔御批送下去的刘通碰巧看见了这一句。
刘通:“……”
嘲讽得很好,但是陛下您今天睡哪呢?
人家陶谏议大夫才被发妻赶出去几天,您可是两年多了、都没宿得了长乐宫。还不知道谁更惨一点呢。
是岁,复州大雨,连寿平城在内,新归附楚北三郡皆受涝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