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所有人都提问结束,大家还赖着不走,继续在这里闲聊。而且,不是跟陈贵良聊天,三三两两自己聊起来。
互相留下QQ号,聊完文学聊电影,聊完电影聊音乐。
一些男生甚至在聊游戏!
这里赫然成为新概念交友中心。
聊天过程中,不断有人离开,又有人听到消息赶来。
陈贵良无奈叹息,罗堇坐床上朝他耸肩摊手。
……
香江有一份《文汇报》,魔都也有一份。
两份报纸,同根同源。
董红康是魔都《文汇报》的副刊编辑,他没打算报道新概念作文大赛。
原因很简单,根本看不上!
小屁孩儿的文章而已。
昨晚,《萌芽》主编赵长田打电话给他,直接在电话里念了一篇序文。并且说道:“古体诗的正文更精彩,明天还要开研讨会,董编辑要不要来坐坐?”
他来了。
“董哥,你怎么也来啦?”
董红康刚在酒店下车,就听到背后有人在喊。他转身一看,却是《东方早报》的女记者冯文雅。
两家报纸,同属沪上报业集团。
但定位不同,一个高大上,一个接地气。
今天全来了。
“是小冯啊,”董红康笑道,“赵总编亲自打电话,怎么也要给点面子。”
冯文雅问:“董哥是不是听到一篇序文?”
董红康点头:“我被序文最后两段吸引来的。如果真是出自高中生之手,而且诗歌正文保持这个水平,那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天才文学少年。”
“我听说,昨晚几大高校抢破头了。”冯文雅笑道。
董红康说:“换我来招生,我也会抢。”
两人说笑着走进酒店大厅,冯文雅突然朝前一指:“那是《南周》的魔都站记者。”
董红康撇撇嘴:“《萌芽》这次的宣传力度很大啊。”
“走下坡路好几年,难得再出好文章,当然要全力炒作。”冯文雅说。
“两位早!”
萌芽工作人员迎上来,寒暄两句就开始递文章。
昨晚打印了几十份!
董红康仔细阅读,反复看完两遍:“这真是高中生写的?”
“确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