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局不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是看不明白的,身在局中就更别想了。
你问上面有没有人看的明白?
这重要吗?
就像李学武对古力同说的那样,局面摆下,无论你跟不跟都一样。
被李学武盯上的猎物,怎么都逃不出他的算计。
除非二汽有上面的政策支持,以绝对的影响力破除这种枷锁。
但是可能吗?
就算京城工业有人不想看到二汽被红星钢铁集团挟持,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是能拒绝联合组厂生产宏运面包车的诱惑,还是能抵抗时代发展的浪潮。
以红星钢铁集团的技术储备加上这一次的整体技术引进,二汽扛不住打。
你说为啥二汽不能也跟着去东德引进技术和产业线呢?
还是那句话,资源整合,你得有资源啊,二汽的头上还有京城汽车厂呢。
京城工业的资源就这么多,给了二汽就不能给京城汽车,谁是亲儿子?
你让二汽自己去买,他们也得有渠道和资金啊,这就叫困局。
“我们还是很看重二汽的。”
李学武图穷匕见,坦然地讲道:“未来发展应该是合作共赢的局面,我们十分珍重这份友谊。”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古力同看着他问道:“这是你们最后的态度,我们已经没得选了?”
“别这样说,搞的我很愧疚。”
李学武笑着站起身说道:“我们衷心希望二汽能有新的发展和突破,更希望二汽能够超越钢汽,成为国产汽车的代表。”
古力同从他的脸上完全看不出哪里有愧疚的意思。
当然了,也没有得意。
李学武的话再好理解不过,无非是告诉二汽别挣扎了,没有机会了。
“我们是不会放弃的。”
古力同站起身,看着李学武伸出的右手,还是握了上去。
“当然,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
李学武见他这样,笑着握了握手,随后示意了门外讲道:“今天就先这样,回去以后我会尽快跟高总对接,她现在负责集团所有合作谈判的事宜。”
古力同心里有怨气,但还是送了他出门,只是嘴上没有了客气话。
还能怎么样,合作摆在二汽的面前,当然是接着啊,你当他是小孩子啊,还耍脾气闹别扭。
真把李学武整急眼了,哪找不到合作的汽车厂。
从察觉到红星钢铁集团布局汽车工业领域的初心后他就知道,二汽绝对不是掉进坑里的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红星钢铁集团此举是要干什么?
钢汽研发和生产了如此多的车型,利用廉价营销的手段快速占领国内外汽车市场又是为了什么?
别的不知道,但古力同知道国内没有一家汽车工业能拒绝钢汽的合作。
这么说吧,今天是二汽拿到了钢汽的宏运面包车生产合作项目,明天就有可能是川汽拿到钢汽的工程车生产合作项目,最后钢汽在全国都有生产工厂。
看似是为了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快速发展工业而组建的相对保守的工厂,但谁也不敢保证未来的发展会如何。
古力同知道,目前国内没有一家汽车工业企业的发展速度能赶上钢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