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现在已经算是镇子的一部分了,当初选地方的时候还觉得离镇上挺远的,现在早就连到了一起。
已经是下午了,镇上的集现在都没散,热热闹闹的和比大城市里的氛围还好,街头上卖小吃的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各种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
恍惚之间,燕长青才发现,小镇已经没了当初自己印象中的半点影子。
等好不容易出了镇子,刚过了个工厂,就发现看到小李湾的村子了,再一转头,可不就看到自己的老家了嘛!
果然变化很大。
路两边现在已经没几棵白杨树了,现在种的都是榆树。
因为规划的时候,乡长征求各村自己的意见,所以小李湾开始的这一段路种的是榆树,一直到大燕庄酒厂那边——乡里人讲实际,为了将来吃榆钱。
宽阔的道路已经看不出当年一辆五吨卡车掉头都转不过去的模样了,不过有些东西还是没变。
比如燕长青已经看到了村里的袅袅炊烟——赶年集的人多嘛,所以很多人家做饭就晚,大伙儿还有句俗话自嘲:乡里饭,两点半。
尽管现在村里一水的小楼房,有些还是精心设计的别墅式的,但是还有人家还是用的土灶,烧柴的。
……
燕长青回到家就看到自家院里的土灶又启用了,旁边堆的有猪头,大肠,猪蹄,臀尖,猪腿……
见到他到家,穿着围裙戴着一双塑胶手套的燕大海就招呼他:“就算着你这会儿到家,快点,大厨开工吧!”
亲爹就是这样的。
旁边站着的亲妈还是比较好的:“快点,去洗个手,跑了一路,洗干净来了过来。”
调料都准备好的,燕长青洗了一下手就开始干了起来。
其实也简单,烧火就不用他,爷爷奶奶在等着,就等他一声令下,立刻就点起了火。
配好调料,一样样的肉放进大锅。
接着开始过油。
以前都不用他的,现在不一样了,谁厨艺好就谁干。
一边做着丸子酥肉莲菜,抽空他还泡了点木耳啥的。
他回来的太晚了,酒厂都放假停工了,也不需要他去酒厂再忙碌,直接成了家里的专职大厨。
……
晚饭就是熬菜。
下午油炸过的豆腐莲菜酥肉,加点木耳黄花菜粉条,加点菠菜,最后撒上点蒜苗花,浇点香油,一锅热腾腾的熬菜就做好了。
除了饺子,这就是过年最常吃的饭。
平时全家人最爱的面条,过年是不吃的,不过破五不能吃,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习俗。
看春晚,吃饺子……
大年初一最重要的是上午去上坟。
一切都还是老样子。
……
接下来就是招待络绎不绝的客人,还有附近村里村外过来串门的人们。
最幸福的人是燕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