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要搞事的。
第二天下午刘县丞把魏县的户籍和田地档案送到官舍,供陈皎查阅。
马春看着几只木箱,不由得头大,问道:“合着小娘子是要把箱子里的东西全都看完呐?”
陈皎揭开箱盖,看着存放得整整齐齐的蓝皮账册,吩咐道:“去把徐都尉和吴主记寻来,我一个人看不了这么多。”
马春应是。
待她退下后,陈皎随手捡起一本户籍登记翻阅。
昨日大狱里头的情形就已经让她长了见识,她还想看看魏县还有什么惊喜等着她。
没过多时徐昭二人被请了过来,陈皎已经在翻魏县田地记录了。
吴应中行礼道:“不知九娘子有何吩咐?”
陈皎头也不抬,说道:“你们也一起来翻翻,替我寻县里田地最多的户主。”
徐昭好奇问:“找这个作甚?”
陈皎不答反问,“昨日吴主记不是问我要如何种地吗,我的地就在那些大户里头。”
此话一出,吴应中心头一惊,眼皮子狂跳道:“九娘子莫不是要动当地的士绅?”
陈皎抬头,笑了起来,“合着田地最多的户主就是他们呐?”
吴应中没有答话。
陈皎:“劳二位替我找找大户,我自有用处。”顿了顿,“徐都尉空闲的时候差两人出去打听一下当地的名人,咱们既然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
徐昭听着不对味,“什么叫不能空手而归?”
陈皎:“我大老远领了一百兵,怎么能让他们白跑一趟呢?”
徐昭:“……”
陈皎似乎有些小期待,搓手道:“我爹只给了我五十兵,另外五十兵的工钱还是我自个儿掏腰包呢,我总得找点补贴。”
听到这话,徐昭心中腹诽,天下乌鸦一般黑。
吴应中则汗颜,调侃道:“合着九娘子是要从衙门里捞钱银不成?”
陈皎摆手,“昨日徐都尉都已经说了,衙门养这么多人也不容易,我不能趁火打劫。”
徐昭:“……”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心情复杂。她既然吩咐了差事,他们只得规规矩矩坐下来翻找大户。
这活计可不轻松,全县有一千七百来户,耕地面积约六万亩,需要极大的耐心去核查。
接下来的几天三人都在查阅户籍和田地。
衙门的郑县令摸不清楚他们的目的,私底下召集当地的士绅们开了个小会,商议应对之策。
这期间徐昭也派亲信打听当地有名有姓的人物,甭管名声好坏都行。
陈皎原本想拿士绅开刀,撕出一条口子来。哪晓得她还没动手,自己人就闯出了祸端。
这个时代的官兵跟现代的人民子弟兵是没法比拟的,他们甚至比土匪强盗更招人厌。
不仅纪律松散,行军途中掠夺常有之,就算徐昭已经严加约束,还是捅了篓子。
起因是有几人偷偷去柏堂寻乐子,途中相中一良家女子,将其捉去狎玩。
事后那女子寻了短见,被及时救回,家中兄长是个莽撞的,咽不下这口怨气,豁出去告到官舍。
这事被胡宴压了下来,舍了些钱银打发。
不曾想那男儿是个硬茬犟脾气,硬是把事情捅到了陈皎这儿来。
当时她外出办事,那男子拦路跪求讨要公道,高声大呼女菩萨,吸引了不少行人观望。
陈皎的马车被迫停下,马春皱眉问:“你是何人在此嚷嚷?”
男子鼻青脸肿,忙用官话回道:“草民张元斌,恳请九娘子主持公道,为我妹妹张芸伸冤!”
马春不耐烦道:“你有冤屈去找衙门,我们九娘子不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