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灭这支人数就千多人的秦国使团倒是容易,却会招来秦国大军,到时就该秦国大军剿灭他们。
虽然他们和秦国隔得挺远,秦国派大军过来不易,可秦国使者曾说过“辱我大秦者,虽远必诛”,秦国极可能发兵。
欧西德穆斯一世倒是比历史上的大宛国聪明,大宛当年为啥会被汉武发兵征讨?
实际上,汉武最初时也没想过要征讨大宛。
当时,汉武听说大宛国有良马,便派使者持重金前往购马,大宛国王和大臣商议,觉得大汉离他们远,派数百使者过来都不容易,更不可能派大军,就算不卖马,大汉也奈何不了他们。
于是,不仅不卖马给大汉,态度还相当恶劣。
而汉使看到大宛国王的态度,一怒之下,当着大宛国君臣的面,将带来的用黄金铸成的金马摔碎。
然后,大宛国国王就做了件其他小国避之不及的牛事,他派人把大汉使团给灭了。
得知使团被灭后,汉武震怒,尽管确实离大宛很远,但依旧派兵征讨,一次不成,那就两次。
大汉的强势态度,吓得大宛人自己把国王杀了,将头颅送给了汉军。
欧西德穆斯一世要是敢杀大秦使团,他的下场也不会比汉武时的大宛国王好多少。
当然,这念头只在欧西德穆斯一世脑中一闪而过,他并不打算真去做,而且他对大秦的学说还挺有兴趣。
对那些自然哲学、数学方面的学说思想,他兴趣不大,他最感兴趣的是秦国那个叫儒家的学派。
尽管在今日,秦国学者并未将儒家的思想讲说全,但他能从中感觉出儒家这个学派的思想好像可用于治国,确切说是用于稳固君王的地位。
他只对儒家产生这种感觉,是因使团中的法家弟子是新法家,否则他会觉得儒家法家都适合治国。
欧西德穆斯一世不知道的是,他会觉得儒家适合治国,也是使团想要达成的一个目的,他已经中了使团的套。
这也是李念给使团的任务之一,吸引西方诸国君王的兴趣,只要西方的这些君王上钩,那就将儒家利于君王统治的那套学说丢给他们。
而西方诸国的君王,那种越聪明越有智慧的更容易上钩,因为这些人越聪明,越会在意自己的王位稳固,越希望自己能生前死后都凌驾于众人之上,自己的王国能千秋万世。
君王之心越重者独夫之心越重,越会掉进这个坑,当他们了解到李念所给出的后来华夏王朝用的那套东西,越会沉迷坑中,不可自拔。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事不能在华夏发生,但如果在西方诸国发生,李念没有一点意见。
儒家要是能在西方斗败其他学派,成为西方唯一显学,简直再妙不过。
欧西德穆斯一世想着找个时间将秦国副使召进王宫仔细询问,看那秦国儒家之学能否为他所用。
心中想罢,欧西德穆斯一世扫了眼一众学者,道:“较于我等,秦国之学确有可学之处,我欲派人前往秦国,谁愿前往?”
如果说之前他想派人去大秦,只是为了简单地瞧瞧,现在则是真心想从大秦学到些东西,尤其是儒家的学问。
听到欧西德穆斯一世话后,那名仿若丢了魂的老者眼里终于恢复了一些色彩,他不顾什么身份、礼仪,直接冲到欧西德穆斯一世面前。
“巴赛勒斯,请您一定要派我前往秦国!”
欧西德穆斯一世看着老者,劝道:“你年龄已大,我国离秦国又很远,你若前往……………”
欧西德穆斯一世还没说完,老者便道:“巴赛勒斯,若不前往秦国,我死也难安。”
今日,秦国学者给他造成的打击太大,他大半辈子所崇信的东西就那样被秦国学者给推倒了,即便会死在去往秦国的路上,他一定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