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未回应,却己在心中默许。
刹那间,三十余点道蕴如星河倒灌,涌入神魂深处。
一股古老而庄严的气息自他体内缓缓升腾——那是与七位儒修同源、却更为纯粹的“春秋道韵”。
不是模仿,不是窃取,而是以百年的签到积累、万卷经书的道痕沉淀,反向推演出的本源共鸣。
七名儒修齐齐一震。
“怎么可能?他的气息……竟与我等同出一脉?”
他们布下的“礼乐封言阵”,核心在于“正统之辨”——非儒家嫡传、无祖庭授箓者,皆为“言外之人”,不得登台论道。
可此刻,苏辰周身道韵流转,竟与他们所修《礼记》《春秋》的文心律动完全契合,甚至……更圆融,更古老!
“这……这是‘文心初鸣’之象!”一人失声。
“但他从未入过祖庭学宫!未曾受箓!怎会有此等道基?!”
阵眼动摇,七人心神震荡。
道韵本是信念与传承的凝结,若连“谁是正统”都无法判定,阵法自然不攻自破。
就在这电光石火之间,苏辰抬步。
一步,踏出。
风雪再起,却不再割面,而是如臣子朝拜,绕身而舞。
七人齐退三步,玉笏脱手,金纹莲台寸寸崩裂!
“你……你也有文心?”为首儒修颤声问道,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文心,乃儒修至高象征,是千百年来大儒以心血点燃的道之火种,唯有天资绝顶、心承道统者,方能在修行途中感悟一丝。
而眼前这灰衣杂役,不仅拥有,且其文心之纯粹,竟让他们生出一丝本能的敬畏!
苏辰未答。
他只是轻轻抬起扫帚,指尖拂过那斑驳竹节,仿佛在抚摸一段尘封百年的记忆。
“我扫过万卷书,千道痕,百年如一日。”他声音低沉,却字字如钟,“你说……谁更懂‘礼’?”
话音落,最后一丝道韵反噬阵法,七人齐齐吐血,倒飞而出!
礼乐封言阵,自溃于无形。
十里外,荒山破庙。
残垣断壁间,谷雨娘跪坐于地,手中陶碗尚存半盏猩红血露。
她脸色苍白如纸,唇无血色,却仍死死盯着远方那道渐行渐远的背影。
她是天生无命格之人,命盘空白,天机不录,世人称她“无命女”。
可正因如此,她能听见命运之外的低语,能闻卦而泣,能感知那行走在命格之外的异类。
“你走的每一步……”她喃喃,声音微弱如风,“都不在命盘上。”
话音落下,碗中血露突地沸腾,泛起诡异青光,随即化作一缕青烟,冲天而起,首贯云霄!
那是她以心头血为引,献祭自身气运,只为护他一程。
青烟升空刹那,天地似有感应,风云骤变,一道无形涟漪扫过中州祖庭。
苏辰脚步微顿。
心头忽如针刺,又似暖流掠过。
他缓缓闭眼,识海中那缕文火轻轻跳动了一下,仿佛感应到了什么。
“……活着等我回来。”他低声说道,声音极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