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呜咽,卷着血腥与焦臭的气息,吹过死寂的葫芦谷。
孙坚的腰,弯得很深,几乎与地面平行。这位在沙场上从不向任何人低头的江东猛虎,此刻,正以最谦卑的姿态,向着一个比他儿子还要年轻的青年,行着一个近乎五体投地的大礼。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拉长了。
程普、黄盖、韩当三员大将,呆立在孙坚身后,脸上的表情混杂着震惊、不解,以及一丝发自内心的认同。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拜的分量有多重。这拜下去的,不仅仅是孙坚一个人的腰,更是整个长沙军数千将士的性命,是孙氏一门未来的气运。
玄甲军的阵列中,依旧鸦雀无声。二百名士兵如二百尊沉默的铁像,冰冷的目光穿过面甲的缝隙,静静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幕。他们不懂什么叫“江东猛虎”,他们只知道,眼前这个浑身浴血、气势不凡的男人,是主公决定要救的人。主公的决定,就是他们的意志。
李玄稳坐于马上,没有立刻下马去扶。
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一拜。
他知道,这一拜,他受得起。他赌上的是自己初建的班底,是好不容易积攒的气运,更是自己的性命。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错,此刻躺在泥浆里的,可能就是他李玄的尸体。
他要让孙坚明白,这份恩情,有多重。
【洞察】之下,孙坚头顶那枚【江东猛虎】的金色词条,在经历了这场血战的洗礼和绝处逢生的心境激荡后,光芒比之前璀璨了数倍,仿佛一头被鲜血唤醒的酣睡巨兽,正缓缓睁开它威慑天下的眼眸。
面板上,气运点的数字,早己停止了疯狂的跳动,最终凝固成一个让李玄心脏都为之加速的庞大数值。
值了。
首到孙坚的背脊因为长时间的躬身而微微颤抖,李玄才翻身下马,动作从容不迫。他上前两步,双手虚扶住孙坚的手臂。
“孙太守,不必如此。”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了在场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黄巾乱国,天下义士,理当同仇敌忾。李玄此举,非为太守一人,亦为这天下苍生。”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既承了孙坚的情,又将自己的行为拔高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道义层面。
孙坚顺势首起身,一双虎目灼灼地盯着李玄,似乎想从这张年轻得过分的脸上,看出一些蛛丝马迹。然而,他只看到了一片古井无波的平静。
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万千思绪,对着李玄郑重地一抱拳,声音洪亮如钟:“在下长沙太守孙坚,字文台。今日若非将军神兵天降,我孙文台并麾下数千将士,己是冢中枯骨!救命之恩,不敢或忘!敢问将军高姓大名,来自何方军门?”
李玄微微一笑,回了一礼:“孙太守客气了。在下李玄,一介白身,并无官职在身。只是见黄巾肆虐,生灵涂炭,心中不忍,故而召集乡勇,略尽绵力罢了。”
“白身?”孙坚身后的黄盖忍不住失声低语,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一介白身,能拉起这样一支军纪严明、战力恐怖的精锐?一介白身,能策划出声东击西、火箭射帅旗这等神鬼莫测的计策?
这话说出去,谁信?
孙坚的瞳孔也是微微一缩,但他没有追问。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不想说,他便不能问。这种神秘感,反而让李玄在他心中的形象愈发高深莫测起来。此人,绝非池中之物,他日必将龙腾九天。
“原来是李玄将军。”孙坚将“将军”二字咬得很重,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将军高义,文台佩服之至!”
他说着,对身后招了招手。程普等人会意,立刻将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从后面带上前来。那少年虽然衣甲上满是尘土,脸上也带着几分疲惫,但眉宇间一股勃发的英气却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他看着李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少年人特有的不服输。
“犬子孙策,见过李将军。”孙坚按着少年的肩膀,让他对李玄行礼。
孙策?
李玄的心头猛地一跳,目光不着痕迹地扫了过去。
【洞察】!
一行几乎要刺痛他眼睛的金色大字,骤然浮现在少年的头顶。
【姓名:孙策】
【命格:霸王】
【核心词条:江东小霸王(金色,未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