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的一声,周龙啸举起马吃掉了小李的车,棋子间的碰撞发出尖锐的声响。
“厂长,我投降行不行?”李宝先求饶似的看向周龙啸。
“怎么可以投降?棋局如战场,战场只有战死,没有投降!”
李宝先快要哭出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同车厢的其他人吃完饭回来了。
一回来,他们就看到周龙啸在“欺负”李宝先。
一股同仇敌忾的情绪瞬间在他们的胸中涌动。
“下棋啊,厂长。”
“是啊,你们吃完回来啦。”
“是啊是啊,刚吃完。”
几人围了上去,观看棋局。
很快几人不语的观棋就变成了七嘴八舌的支招,最后变成了几人讨论之后才决定下在哪里。
周龙啸同时对阵几人。但是他心里不在意,他仍然对自己很自信。
但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很快小李逐渐占了上风。
最终,周龙啸输掉了棋局。
“哎哎哎,你们不能这样,观棋不语真君子,你们这是耍赖啊。”
“嗨,厂长,不这样我们赢不了你啊。”
周龙啸笑了笑,把棋盘让给了别的同志,自己在一旁观看。
结果棋局开始没多久,周龙啸就开始支招。
“不对不对,他车盯着你马呢。”
“不行啊!你这样动,他不直接将你了吗!”
“哎呦,你现在跳马,不相当于把象送给他嘛!”
周龙啸很快就急赤白脸了。
眼见对方不听劝,周龙啸直接拿起对方的棋子就要下。
对方一把抓住周龙啸:“厂长,厂长,现在是我在下呢,下一盘您再上。”
“下一盘?这一盘都要输了,我还管下一盘。”
车厢内众人一阵哄笑,盖过了车外的轰隆声。
十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就在火车抵达莫斯科的前一晚,周龙啸把所有的同志都叫到他所在的车厢开会。
看到人都到齐了,周龙啸开口说道:“同志们,明天我们就会抵达莫斯科,我们的学习培训会马上开始。把大家叫来,就是想要叮嘱一些事情。开始培训之后,心眼一定要活泛一些。无论碰到什么新技术都想办法学到手。”
一位看起来比周龙啸年轻几岁的同志问道:“培训合同不是只规定了18个项目吗?”
周龙啸一拍大腿,一副嫌他不争气的表情,说道:“哎呀,你怎么这么实在,他规定了只教18个项目,咱就真的只学18个项目吗?其他的项目以后国家就不做了吗?早晚要做的。苏联的电子管技术比我们发达的多,就带回去18种,太亏了。我们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别白来。能学的想办法都给他学走。还有他们的文档,不管是设计文档,工艺文档还是设备资料凡是有用的都带回来,不知道有没有用的,就先带回来再说。总之,大原则就是凡是碰到的,能搞到手的必须搞到手,不能搞到手的也想想办法搞到手。都明白吗?”
“明白。”其他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可是我担心他们不会那么痛快的就教给我们。”
周龙啸嘿嘿一笑,脸上一副神秘的表情,其中竟然还透露着几分狡猾。
“早就替你们想好了。”
说完他从座位下面搬出来两个纸箱子,打开以后居然是两箱茅台酒,每一瓶的左上角都印着由麦穗、齿轮和五角星组成的标志。
“男同志们,每人拿一瓶,到时候见机行事,工厂里搞不定的,就想办法在酒桌上搞定。”
周龙啸一行人的莫斯科之行到底额外多学了多少东西实在是不好统计,但是电子管厂从开工时只能生产18种电子管,短短两年之后可生产的产品种类就升高到两百多种,与周龙啸此时的未雨绸缪肯定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