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柱最爱喝茶,但家里已经半年没见茶叶了。
正午时分,李长山背著鼓鼓囊囊的包袱,走进一家麵馆。
他点了一大碗肉丝麵,奢侈地加了个鸡蛋。
吃著热气腾腾的麵条,他盘算著剩下的钱。
扣除销,还有四两多银子,足够全家过上半年好日子。
“得留一部分做本钱。”他暗想,“如果能找到更多金线兰。。。。。。”
想到玄尘子说的“特別的气息”,李长山不禁摸了摸怀中的小鼎。
道士显然察觉到了什么,那个拂过手腕的动作也绝非偶然。
他捲起袖子查看,发现手腕內侧有一个极淡的青色印记,像是一片叶子。
“这是什么?”他试著搓了搓,印记纹丝不动。
小鼎微微发热。
李长山决定回家后好好研究这个印记和鼎的关係。
吃饱喝足,他起身准备回村。
刚走出麵馆,就听到一阵喧譁声。
街上一队差役押著几个戴枷锁的犯人走过,周围人群指指点点。
“怎么回事?”他问麵馆伙计。
“北边逃来的流民,偷了周大户家的粮食。”伙计撇撇嘴,“听说北边三个县遭了旱灾,又闹匪患,不少人往南逃呢。”
李长山心头一紧。
洪泽县位於大胤王朝东南部,一向还算安稳。
如果北方的乱象蔓延过来。。。。。。
他没再多想,加快脚步往城门走去。
路过一个铁匠铺时,他突然想起李铁柱的短刀还没当掉。
看著铺子里掛著的各种农具,一个念头闪过。
与其卖刀,不如买些好农具回去?
铁匠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正叮叮噹噹地敲打一块烧红的铁。
听说李长山想买农具,他指了指墙上的样品:“锄头三十文,镰刀二十文,要新的得等两天。”
李长山选了把结实的锄头和两把镰刀,又看到角落里堆著几个旧铁锅:“那个怎么卖?”
“旧锅,十五文一个。”铁匠头也不抬。
家里的锅已经补了三次,张氏每次做饭都小心翼翼。
李长山毫不犹豫买下一个看起来最完好的,又添置了几件小工具。
出城时,守门的差役看到他背著大包小包,吹了声口哨:“发財了啊,山民?”
李长山赔著笑递上两文钱:“托军爷的福。”
差役掂了掂钱,突然压低声音:“最近少来县里,听说北边的流民越来越多,保不齐哪天就封城了。”
李长山心里一沉,点头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