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表弟许华的嫌疑被排除,那么由此产生了另一个疑问,许梅的房子究竟是卖给了谁?
会不会买卖房产从始至终就是一个圈套,而设计人正是买房子的人呢?
如果这个推断成立的话,那么凶手的目的显然是既想拿钱,又想白嫖,据这套房产调查显示,购房者名叫廖依平,许梅的邻居,据廖依平讲述,在许梅自杀的前一天,他在许华的见证下签订了购房合同,当时合同中还特意注明了房款已结清!
然而奇怪的是,警员沈晓悦却发现,不管是许梅还是廖依平,她们的银行账号都没有存钱和取钱的记录,对此,廖依平解释是自己有7万多元现金,其余的是向亲戚朋友借的,给的买房现金!
可当警方对她口中的亲戚一一走访过后,却发现根本就没有人承认,借给过他钱,不仅如此,廖依平家庭极其贫困,整个房间甚至连一个板凳都没有,父母还都是双目失明的残疾人,老两口对儿子购房款的来源是一无所知!
科长林国强从一贫如洗的家庭条件判断,廖依平显然是没钱买房的,他很可能再对警方撒谎!
果然,在警员沈晓悦的反复追问下,廖依平最终承认,10多万的购房款他其实一分钱都没付,之所以没付房款,是因为许梅生前一直想赠与他一套,许梅害怕两位女儿反对,他才和许梅假装签订了购房协议,廖依平的解释似乎并没有问题,可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许梅为何要平白无故将房子送给他呢?
显然,案件的背后绝对没有如此得简单,廖依平很可能和许梅的死有关,果然,在去往许梅家的必经之路上,监控探头发现了重要线索!
据监控画面显示,许梅死亡前的几个小时,廖依平曾到过她的家中,此外,法医周红传来消息,透明胶带上遗留的DNA和廖依平的完全吻合,这就意味着许梅自杀前,当时廖依平就在案发现场!
种种线索表明,廖依平有重大作案嫌疑,在诸多证据面前,他承认了杀害许梅的事实,其作案动机就是看上了她的房产!
据了解,廖依平现年30岁,当地住户,自幼以放牛为生,甚至小学都没上过,一个偶然的机会,许梅认识了廖依平,有一次许梅找廖依平帮忙说,自己肩膀疼,廖依平说我学过道术,我帮你一按就好了,结果帮许梅按了还不到半个小时,许梅说就好多了,并相信他就是神人!
据了解,当地迷信之风非常盛行,很多人自称有法力的大师,经常以做法事为由骗取一些小钱,而廖依平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许梅谁都不相信,唯独只相信他一人,每当有个小病,许梅第一时间都会找到他施法,而离奇的是,每次被廖依平做法后,许梅就会立刻好转,不仅腰部转好了,腿也不痛了,就连上楼梯也变得麻溜了!
为此,身陷迷信旋涡的许梅经常遭到小女儿的谩骂,而更为可气的是,小女儿年前回家过年,许梅刚好生了一场病,而他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小女儿身上,他认为一定是女儿带来了脏东西,才导致她身体出现了不适,据女儿讲述,母亲如此痴迷迷信的原因不单单和廖依平有关!
早在许多年前,许梅曾经拥有过一个儿子,然而在儿子14岁那年,却突然突发疾病,暴病身亡了,当时许梅就觉得一定是家里的老坟出现了问题,中年丧子的巨大悲痛和婚姻的破裂,让难以走出阴沉情绪的许梅更加信奉了鬼神之说,两名女儿远嫁外地后,孤独的许梅越发的没有了寄托,而就在这时候,半仙儿廖依平的出现成为了她精神和生活的双重依靠,廖依平不仅经常帮她跑腿,买些东西,更是用一些神鬼之术把许梅迷的是神魂颠倒,这让失去儿子多年的她再次迎来了生活的曙光,甚至对于没有儿子的遗憾也渐渐消失了!
案发前一天,廖依平来到了许梅的家里,并告知对方小女儿之所以不孝,是因被妖精蛊惑的原因,按照计划,廖依平以帮忙做法为由,诱骗许梅写下了遗书以及签署了卖房协议,这样即便后续许梅死了,他也会拥有协议,她女儿也不能拿他怎样,在确认协议没问题后,廖依平知道已经万事俱备,只差杀死许梅完成计划的最后一步!
当天晚上,他再次赶到了许梅家中,两人交谈中,廖依平得知许梅经常做梦,被蛇缠住,于是他就声称许梅的身上拥有蛇精,想要除掉,他必须用胶带封住嘴巴,然后再用绳子吊在房梁进行做法,起初,许梅害怕自己也会死亡,但廖依平却说他施展了法术,不会产生任何的危险!
深陷迷信旋涡的许梅就这样轻信了廖依平的话,自己站在凳子上选择了自缢身亡!
廖依平确认许梅死亡后,他找到了案发前一晚的遗书放在了桌子上,又将所有房门反锁后,从二楼窗户逃离,伪造了自杀现场!
到了下午5点钟,他又假装串门看到尸体,给她表弟许华打去了电话,为了第一时间获取到警方动向,他甚至全程参与了破案!
然而,他认为天衣无缝的计划最终还是被警方识破,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案件告破后,廖依平被警方依法逮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而许梅的离世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理性看待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以科学的态度面对未知,避免被迷信和愚昧所蒙蔽!
同时,这起案件也凸显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加强对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从而避免被迷信和伪科学所迷惑,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最后,这个案件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面对陌生人或未知事物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花言巧语,避免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对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