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算上额定为65名的作战人员,则单次出动的成本就非常惊人。
吕贝克之鹰本该为联盟的商船队护航,对抗来自丹麦、瑞典、英国或弗兰德斯的海盗威胁。
自身不必负担货运任务,自然无法抵消相当部分的运营成本,因此根本没船东或投资者能承担出动费用。
同时汉萨同盟也没直接对立的海上竞争者,使庞大的巨舰根本无用武之地。
更要命的是,即便让船停在港口什么都不做,都需要进行最起码的养护工作。
于是仅仅两年后,吕贝克之鹰就再次进行了一次并不复杂的改装,这艘曾经的全球最大战舰摇身一变为专职货轮,专门负责行程较远的伊比利亚航线。
尽管如此,它依旧是这个时代欧洲当之无愧的海上巨舰。
只不过在德雷克和包少师的交流中,多少还是存在语言或者习惯的障碍。
包少师口中五千料的宝船被德雷克误以为是排水量五千吨,实际上按照后世能够确定的数据,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也就是五千料,进行换算后排水量过二千吨,非常接近木质帆船的最大极限三千吨。
好吧,这样巨大的排水量完全出了德雷克的想想,更被说在包少师口中,郑和船队拥有的宝船数量还不少,最少也有六十艘这样的级巨舰。
德雷克已经无法想象,这样一支船队出航的盛况。
要知道,现在整个欧洲,排水量过千吨的海船,怕是也不到六十艘才对。
实际上,此时欧洲虽然已经开始大航海时代,但是海船的排水量也多在百吨以上,五百吨以上的海船都已经算是大船,过一千吨的海船数量非常稀少。
但就说他脚下的这条大船,金鹿号,也不过才一百多吨,还不到二百吨。
但就是靠着这样一艘海船,他们就实现了环球航行,横渡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来到这里。
不管是哥伦布还是达·伽马,或者麦哲伦,他们进行航海大现的时候,使用的海船亲一色都是这种百多吨的海船,主要就是因为欧洲人这个时候对这个吨位的船只非常熟悉,能够挥出最大的效能。
“船长,你看那里。”
就在德雷克思索的时候,二副忽然指着前方喊道。
德雷克顺着二副手指方向看过去,一艘明国的战舰正向他们驶来。
那是一艘双层战舰,按照习惯,德雷克先就是观察对方炮窗的数量,从而对其战力进行一个初步评估。
就是这么简单直接,先分析对方军舰上火炮的数量判断战舰火力的强弱。
“比我们的火力强一些。”
很快,德雷克就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那条炮船靠近了前面包少师的大福船,两船隔着一定距离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后,就离开了航道,并没有对他们也进行盘问。
这个年代没有无线电,每个港口都有专门的巡逻船在港口外巡逻,盘问所有靠近的船只。
用包少师的话,他们包家是旧港的老牌海上家族,对整个旧港都很熟悉。
在见识到大明海上力量的强大后,旧港原来的几大家族都自觉的熄灭了小心思,全力配合朝廷对旧港的管理。
至于什么利用自己对旧港就附近地形的熟悉,玩什么偷逃税的把戏,还是算了吧,他们的脖子是肉不是铁做的。
而对于刚刚回到大明的旧港,俞大猷、陈璘也比较宽容的对待原住民,之前的事儿大多都不予追究。
很快,两条船就进入了港口,让他们更加清楚的观察这个东方的港口。
好吧,金鹿号有多久没有正儿八经停靠过港口了,德雷克都已经记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