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候也这样,把垃圾留着,把手里的东西给扔了。”
是啊!是啊!当时脑子里不知道在想啥。
桐桐陪她慢慢走,问说:“听您这口音,不是当地人。”
“我家是M省的,来打工的。”
“打工不去南边?在当地有亲戚?”
“本家我叔是教授,我给收拾收拾屋子,他们都忙嘛!”
“M省多山区,这两年经济是不大行!”桐桐就说,“X市你知道不,我爸以前做生意,还去过那里!说那里有个什么煤矿……从那边拉过煤!”
“那可巧了!中原乡的煤矿,当年还行!后来都成了私人的,就不大行了。”
“也是!不过你们本家这人挺厉害的,山沟沟里出来,成了大学教授,这得多了不起!这有些地方,怪的很!出人才都是一窝一窝出……”
“出啥人才?就是这些年稍微好些!早些年几年都出不了个大学生。”
“本家提携提携,这就出来了。”
“这得靠本事考!考试这个东西,那是国家管,谁能插上手?咱自己当地的学校,说学的特别好的娃子结果一考试就坏了,考不过么!”
“那要是二十年前考上大学的,现在都把事情干成了。”
“是啊!当年我们本家也有个女娃子,她爸是我们白家的人,她妈是知青。他爸伐树的时候没跑利索,被砸死了,她妈后来回城……她爷奶不叫带她!她妈回城后就花钱叫她上学,往城里考!都说那娃学的好,可也没考上!回城回不去,就当了民办教师!不过现在也还行,都成了正式编制了,在乡镇中学当校长了。”
“看来还是出人才的!”
“嗐!就出了这两个!白校长在我们当地,娃子们上学干啥的,还是能照顾的。”
“这就很好了!”
“也是!”
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几句,就各走各的了。
没有一点是实证,取了实证用处其实也不大。但事情基本就可以确定,这个在乡镇中学当校长的才是真正的白清。
白涛并没有支持这个姑娘再重读备考:也对!知道的多了就会起疑心,事就包不住了!她最好还是那个村姑,一辈子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好。
若是如此,那当校长的白清就还叫白清,没有再更改名字。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两人回去之后在网上查这个中学,网络逐渐发达的好处逐渐体现,想搜索总是能找到的,比如这个学校的联系电话是一部固话的号码。
桐桐拨通了号码:“喂——”
那边也‘喂’了一声,“找谁?”
“请问你们校长白清在吗?”
“不在,你哪位呀?”
“能把白校长的联系方式给我吗?”
“你谁呀?不方便吧。”
“那算了!回头我再打。”把电话给挂了。
桐桐看四爷:事很明白,就看你想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