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给的答复都很一致,这三架飞机是成品货,不是实验机,实验机没有这么顺滑。”
“而且,也顺道排除了这是华夏方面做的一个壳子这个说法。”
“因为没有必要!”
“至于您说的第2个任务……”
西利托夫的话说到一半,就突然卡住,弗拉基米尔回过神,才现自己的这个情报官在用余光悄悄偷看自己。
似乎是因为接下来的话有些太过于直白,他不想说。
或者说,他是在等自己挑起这个话题,然后他顺势而为,这样,即便自己火,他也能把自己平安的拉出去。
读懂了对方的心思,弗拉基米尔没有苛求西利托夫,而是随意的摆摆手:
“有话就说,说完赶紧去工作!”
有了弗拉基米尔的态度,西利托夫就像打开了话匣子,飞快的往外吐着话语:
“在我咨询了苏霍伊和米高扬之后,我就联系了莫斯科热工技术研究所,询问他们高音导弹的进度。”
“研究所的所长告诉我,进度在o~1oo之间徘徊。”
“原因是高音导弹的几个关键部位,用了一些关键材料,可是到现在为止,热工技术研究所下辖的材料所,依然没有搞清楚这些材料的配比。”
“他们用了别的材料来替换掉这些材料做的零件。”
“可效果并不好!”
“用图纸上的材料,可以保证效率,但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材料,想用就只能从华夏进口,他们卖不卖,还得另说。”
“用另外的材料,无法保证效率。”
“所以,他们才说进度在o和1oo之间晃荡。”
“一旦材料突破,我们立马就会到达1oo,可一旦材料无法突破,那就始终是o。”
对于西利托夫的话,弗拉基米尔只听进去了一个数字,那就是o。
同时,他也明白西利托夫为什么要说这么大一串话。
因为进度为o。
高音导弹,那是未来必不可少的装备,谁先掌握这个东西,那对其他国家来说,就等于是抢先一步。
按照弗拉基米尔的认知,从华夏人手里搞到图纸,以俄罗斯的技术,只需要稍微研究一下,就可以掌握相关的技术,然后抢在阿美莉卡前面,布属于自己的高音导弹。
现在,居然告诉自己进度为o。
进度为o!
o!
这一刻,弗拉基米尔脑海中疯狂闪烁着阿拉伯数字中的o。
人生在世几十年,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会觉得o这个数字很烦。
他很想抓着研究所那群人的衣领,大声质问对方,明明双方都是同时换的图纸数据资料,明明俄罗斯给出的图纸还少一部分。
明明华夏给出的图纸更加全面。
可为什么是华夏方面先把飞机弄出来,俄罗斯方面连个毛都没有。
为什么?
为什么?
到底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