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嘴之前,分析好对方的情绪,回应好对方的情绪。
在刚才这个例子里,老公是不愿意直接说出情绪。
生活中还有一种人,完全不习惯说出情绪,更不知道如何表达情绪,这就是我们的日常。
我们再看一个回应亲友情绪的例子:逢年过节,很久不见的朋友们总要来问长问短。
你不想多说,简单回应他们又穷追猛打,这时你会觉得对方烦人吗?
再说下去几句,说不定在你们之间就会发生什么,那么,这时到底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就是你不懂朋友的心思了,朋友想知道你在外地境况如何,也是一种关心。
这时候如果你只是冷冷的说:“马马虎虎。”
他会觉得是用热脸贴了冷屁股,怎么可能会开心?
所以,回应朋友的“关心”,要比说出问题的答案更重要,你要用同样热烈的饱满的情绪回答。
你可以这么说:“朋友还是老的好,一上来说话我就觉得暖心,这么多年不常见,反而感情没变淡,还越来越好了。”
在这种回答里,是不是让对方觉得很舒服,回应别人的感情,比回应内容更重要。
中国人很少愿意袒露自己的内心,并非不够坦诚,只是一种习惯。我们是这样,长辈们更加严重。
他们的情绪往往都隐藏在他们说话的内容背后。
这时如果我们再不理解,不知道回应这些隐藏的情绪,就难免会跟这些亲近的人在情绪上发生矛盾。
说话,一定是带着情绪的。在说话中理解对方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
用适当的情绪回应对方的情绪,才能让对话更好的进行下去,让亲密的关系更加亲密。带着情绪
好好说话的第二个技巧是,说出情绪。
我刚才讲了,中国人的情绪一般是隐藏起来的。
这就决定了我们经常要在说话时猜测对方的情绪,可擅长察言观色能够猜准情绪的人实在是少,那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那就是把隐藏的情绪直接说出来。
我们再来看一个长辈的例子:是一次家庭聚餐,这一次长辈们不再问我有没有谈恋爱了。
因为我刚失恋,麻烦的是,跟这个前任爱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我带他见过我的长辈们。
这一次,长辈们明知道我刚分手,却在没完没了的谈论我的前任。
我很不高兴,却也不想当场翻脸,给长辈难堪。
你可以这样说:我听到这些会很难受,请别再说了。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自我透明的错觉”。
是说一个人在痛苦时会错误的认为其他人都是理解自己心情的,但实际上其他人并不知道。
在这个例子中,你可能会认为长辈们这样讨论你的前任,是在故意让你难受,这就是你“自我透明的错觉”。
长辈们其实根本不了解你的心情,他们讨论你的前任很可能是在表示关心你。
如果你不自己说出“我很难受”,他们是不会明白的。
所以,说出这个情绪,他们自然不会继续。
把隐藏的情绪说出来,并不需要什么太特殊的窍门。
却可以化解很多不愉快,避免因为相互不理解产生的冲突。
在对话中,说出情绪这一招不仅是说出自己的情绪,还可以是说出对方的情绪。
既能向对方表明自己的理解,还能产生情绪的共鸣,拉近双方的关系。
尤其是亲子之间,父母说出孩子的情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