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不知道有一种感觉叫荒凉?’这是一歌曲里的话。我当时就这种感觉。‘荒凉’不仅仅是因为身处一块荒凉地域的原因,而且是由于在我的一瞥中,我看到了人类的心路历程。我因此而颤栗以至近乎痉挛。
江弦还纠结着呢。
“这我得找来这小说读读才行。”
“那不是好事儿么?”
从头到尾响个不停。
“我去了,家里这鸟啊、狗啊、猫啊不都得饿死,再说了,过去那边主要是照顾朱琳,我们男人去了也没啥作用,倒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老刘,你们俩能轮流照顾着点咱儿媳妇。”
为啥啊?因为上面写的《乡恋》。
“喊什么?”
——《江弦谈‘匈奴’背后的故事》
“。”
王濛听完点点头,他也理解江弦,毕竟他是有家庭的人了,家庭和事业要均衡开。
《最后一个匈奴》太火了!
最多的篇幅给了江弦最新创作的《最后一个匈奴》。
“国际写作计划”名额有多宝贵?国内从前几年才开始有机会参加,如今一共才参加了3年。
“尊敬的江弦先生:
”
从大年初一开始,观众们给春晚策划组的来信就不停。
她再一次解释了“国际写作计划”,表示在这个期间,没有人会约束,你可以写作也可以不写作,参加活动也可以,抽烟喝酒也可以,开各种派对也可以,一切都是自由的。
“咳,我就说那么一嘴。”江弦敷衍道。
“爸,你一个人在家可别乱来。”江弦小声提醒。
黄一鹤大年初一啥也没干,一早就坐在办公室里看信,一会哭、一会笑。
总而言之,1983年春晚是彻底火了。
并且,聂华苓提出,她非常欢迎江弦带几位家人一同前往美国,如有需要,她会托朋友为朱琳办理孕妇所需的特殊签证。
饶月梅吐槽一句,又问了江弦一些详细情况,越听越激动。
这就更让黄一鹤坚定了一个信念:明年啊,还得请江弦来当顾问!当然了,有夸奖声,也有各种批判、批评的声音,说这点不好、那点不好的。
《延河》编辑部。
主编嗅到一股浓浓的危机感。
他来回踱上几步,很快停住,大手一挥。
“让路遥同志赶紧坐火车去京城!”
“务必要把江弦《最后一个匈奴》的下半卷给约到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