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间笑意盈盈,继续说道:“所以我今日特来道喜,谢家如今又添一雏凤。谢观公子在群芳宴上所作的诗词,如今已传遍天下,不仅西厢楼中人人传诵,就连万里之外的大隋,也有学子争相研读。”】
【“朝中的翰林院与书院诸位先生,皆对谢观公子赞誉有加,以‘惊才绝艳’四字相称,实至名归。”】
【“早些时日,我有幸见过谢观公子治学,其笔墨间尽显大家气象,令人叹为观止。”】
【说到此处,诸葛间忽然又是一揖,语气中满是敬意:“所以我才说,今日特来道喜。谢家双壁之后,又得一雏凤,谢家何愁不鼎盛?”】
【袁夫人脸色愈发难看,却碍于诸葛间的身份与声望,无法反驳。】
【这位诸葛间,同样出身于九大姓之中的诸葛家,更是三先生的亲传弟子,书院大儒,如今在朝中为官,位至正二品大员,其影响力与地位,绝非等闲之辈可比。】
【谢玉面色微沉,他素来自诩为谢家这一代最出色的子弟,自认终有一日能比肩父亲与叔父的威名。可今日,却被一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谢观抢了先。】
【诸葛间继续道,“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儒家有说,传家两字,在于日读与耕;兴家两宇,在于日俭与勤;安家两字,在于日让与忍。”】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婵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谢观虽有罪责,却不止于此。”】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悠悠慈母心。”】
【“谢观虽无生母在堂,却有嫡母教诲,更有老太君垂怜庇护。”】
【这一番话如春风化雨,既暗含儒家至理,又饱含人伦温情。赵夫人张了张嘴,竟一时语塞。】
【堂上众人神色各异,有人若有所思地点头。】
【谢人凤面露着急神色,此时绝不能让谢观逃过此劫。】
【就在此时,一道苍老却斩钉截铁的声音骤然响起:】
【“祖宗家法不可废!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太君鹿头杖在地面重重一顿,“老身虽是个没读过书的妇道人家,却也懂得这个理——犯了错,就得受罚!”】
【诸葛间与张轼载同时皱眉。】
【李南天却听出了弦外之音,暗自摇头:老太君这是铁了心要惩治谢观,即便两位朝中重臣出面,终究难改谢家家事。毕竟血脉相连,外人终究不便过多干涉。】
【然而,李南天心中也不免感到好奇,谢观一个庶子,究竟有何等本事,竟然能让两位朝中重臣如此相帮?这谢观,看来真有几分能耐!】
【老太君话锋一转,语气稍缓:“不过……既然两位先生亲自说情,这个面子老身不能不给。原定的三百鞭刑,便减为二百鞭吧。”】
【苍老的声音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若二位执意插手我谢家家事。”】
【她浑浊的双眼骤然锐利,“就休怪老身不讲情面了。”】
【此话也有警告之意,面子已经给了,之后便是撕破脸皮了。】
【“行邢吧!”老太君语气坚决。】
【谢原脸色焦急,拦在你的面前。】
【老太君道,“谢原,你今日在胡闹,来人将谢原拉下去。”】
【谢轩瞳孔微动,心中已然明了,今日即便是他叫来了苏云,也难改这铁板钉钉的局面。】
【两名玄衣武者已经逼近。】
【堂上气氛骤然凝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