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与整个谢家为敌,有几分风采!
谢府门外,大雨滂沱。
胡芸娘仰头望着“定远侯府“的鎏金牌匾,雨水顺着伞骨滑落,在青石板上溅起朵朵水,这一切恍若梦境……
身后数十名书院学子肃立雨中,高冠博带被雨水浸透,却无人动摇。
伞面上流淌的水帘,仿佛一道道晶莹的珠幕。
有些冷意,吹透街道的冷风。
胡芸娘原以为去书院求救不过是孤注一掷,谁曾想这般顺利。
胡芸娘想起方才在书院的场景:在书院门口遇到了那位素来清高的金子叹老先生,本以为会被忽视,想不到说明来意他竟当即拍案而起。
在书院中呼朋引伴而来,一众书院众学子纷纷搁笔相随,其中就有张源来。
胡芸娘还以为是金子叹老先生,在书院交友广阔。
“老朽哪有这般面子?”
金子叹的白须上挂着水珠,眼中却闪着灼灼光芒,“这些后生,都是真心仰慕谢观才学。”
老先生抬手接住檐角垂落的雨线,声音混着雨声传来:“岂能眼睁睁看着这等人物折在自家门第之中?”
“天妒英才死在妇人之手,谁不惋惜。”
胡芸娘握伞的手微微一颤。
金子叹声音有些落寞,“老夫自小家境贫寒、家徒四壁,只有苦读诗书,出人头地,一纸文章惊动汴京人,也想少年风流不足夸,可惜我终究腹中无多少笔墨,年老孜孜不倦,才有如此,却已经头发全白。”
“所以,我一直羡慕观公子这等人,自小就有一身才华,得女子倾慕,少年人本该如此,这才是少年意气。”
金子叹目光越过雨帘,望向那些撑着荷叶伞的窈窕身影——西厢楼的魁娘子们竟也冒雨而来,罗袜生尘,眉眼间尽是掩不住的焦灼,那情状恰似……
恰似闺阁慕少艾。
金子叹立于雨中,衣袍已被雨水浸透,却仍挺直脊背,声音穿透雨幕:“若观公子是九大姓的嫡系贵胄,今日我等或许不会冒雨而来。但——”
他环视众人,目光在几位二先生、三先生的亲传弟子身上停留,“同为出身卑微者,这份惺惺相惜之情,便是我们读书人的风骨!”
雨势渐猛,打在油纸伞上噼啪作响,却盖不住众人衣袍振振之声。
谢府护卫持刀立于朱门两侧,面面相觑,终究不敢对这群金贵的读书人动手。
数十把雨伞在雨中连成一片,宛如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将谢府大门围得水泄不通。
胡芸娘握伞的手渐渐放松,唇角浮现一丝浅笑。
天无绝人之路,事情终有转机!
只是,不知此刻香君妹妹与允儿那边,是否一切顺利?
~
“老先生,我扶您回去吧?外面雨太大,风冷得很。”
李香君与周允儿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位耄耋老者。
老人身披略显宽大的儒袍,背脊佝偻如弓,行走时步履蹒跚,仿佛随时会被秋风吹倒。
他眉发稀疏,脸上皱纹纵横交错,张嘴时只见零星几颗黄牙,俨然市井间随处可见的寻常老叟。
只是眉宇间多是慈祥温和。
可二女却丝毫不敢怠慢。
方才在月华轩,那位在汴京手眼通天的东家见到此老时,竟当即伏地行礼,口称“主子”。
原来月华轩的东家,竟然还不是真正的幕后之人。
周允儿两女去看月华轩,说明来意后很快见到了这位老人。
本来还隐隐担心,老人会不放在眼中。
谁曾想甫一禀明来意,那位老先生竟当即应允,更是亲自赴谢府。
两女犹在恍惚间,老者的青帷马车已疾驰在官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