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怎样的未来
“这么说吧,如果只是单一的能源优势并不可怕。”奥斯本男爵说:“如果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变革来自欧洲或者阿美莉卡,它能够让欧洲或者阿美莉卡重新和华国在制造业领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但这一技术变革率先生在华国,华国在制造业领域已经有着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优势,如果再叠加能源优势,只要华国不对外输出核聚变技术,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制造业成本上和华国竞争。
我们过去会寄希望于印度、东南亚、墨西哥和东欧这些地区,希望他们能够承担起制造业安全的重任,希望他们能够承接从华国转移的产能。
现实就是,这些地方在单一方面和华国对比有优势,例如在物流上,从墨西哥进口到阿美莉卡肯定要比从华国进口到阿美莉卡更便宜。
东南亚的劳动力成本肯定要比华国更低,印度在生物医药研领域有着其他国家或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
但这些地区的优势都是单一的,当整合起来之后,再和华国比较,哪怕他们的劳动力成本只有华国的百分之七十甚至更低,但总成本上他们是没有优势的。
本身就具备优势的华国制造业,在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后,它带来的上下游成本优势将会是无以复加的。
过去同样的商品,在华国制造成本是1o英镑,在印度是15英镑,随着时间推移,印度基建逐渐完善,人口素质提高,印度正在快接近1o英镑。
对于阿美莉卡或者欧洲来说,印度的成本只要降低到12英镑,那么我们就能够通过政府引导,来让制造业搬迁到印度。
这是过去一直在生的事情。
华国也乐见如此,因为他们的制造业完成了升级,丢失部分低端产能对于他们来说是能接受的。
现在则又不一样了,华国通过可控核聚变能够把成本降低到5,未来可能能够降低到1,而印度或者其他地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这个水平。
在这场竞争中,阿美莉卡已经彻底失败了。
除非他们能够在明天就研出可控核聚变装置。
无奈的是,先他们宣称实现了常温导材料的突破,但目前都没看到常温导材料大规模应用的影子。
其次,在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阿美莉卡一直走的都是路线是惯性激光约束,他们要把技术路线切换到托卡马克装置路线上来更需要时间。
时间就是最大的敌人。
而华国在不声不响之间,就已经在能源和航天领域实现了巨大的突破,核弹变轨关系到阿美莉卡的安全,可控核聚变更是关系到阿美莉卡的生死。
更糟糕的是,他们今年要大选,大选如果换人,那么采取的策略可能又会完全推翻重来。
无论驴党回到白宫是四年还是八年,以最乐观的进度估计,阿美莉卡也不可能在八年时间就在可控核聚变领域追上华国。
所以八年后,面临更糟糕情况的阿美莉卡,又会换象党上来,再把一切推翻重来。
就一直陷入到这样的无限恶性循环中,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局势不断恶化,直到再也无法和华国竞争为止。
这也是为什么当下,从亚太到东欧,从中亚到非洲,所有有识之士都不看好阿美莉卡。
以及为什么可控核聚变对中亚各国来说,明明是噩耗,他们却不得不选择华国。
因为他们很清楚,在这场竞争中,华国打出可控核聚变这张牌之后,阿美莉卡的赢面已经不足一成了。”
奥斯本男爵说完后,过往种种涌上安德鲁·尼尔的心头。
身为老牌记者,安德鲁很清楚,阿美莉卡和英格兰尽管同属盎格鲁·撒克逊这一系,在地缘政治上,双方的利益高度一致,但这种一致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因为民族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