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问他那两张卷子署名什么,他说名字已经被水渍弄糊了,也是看不清。
丞相幽幽笑了。
越是这样,越说明其中有鬼。
他干脆把前三名的卷子翻出来看,发现其中头名的那个姓竺的家伙,卷子答得极好,他在高位多年,也鲜少看到这样让人眼前一亮的卷子。
他干脆把这份卷子拿去给天子看了。
天子看到这份卷子就觉得眼熟,再仔细一想,其中好些都是他附身在书呆子身上时,亲眼看见他写出来的!
当时还断定书呆子只要不出意外,凭着这份水平必中无疑!
没想到是让人冒名顶替了!
“此人是谁?你叫人把他带到京城,关到刑部大牢问话,必要时候可以动刑,不必心软。”
一句话,就已经表明了天子的倾向。
竺情也因此了解了,天子恐怕早就已经看过瑜生的卷子,一眼就认出来这是他所答出来的。
至于为什么字迹不一样,恐怕是为了做得逼真,不让人认出来,事先把瑜生的卷子拿出来重新抄了一份,再把那份卷子毁了,而原来的偷梁换柱的那人的卷子就当成是被水损毁的弃卷,只要名字字迹看不见了,任谁也找不出证据来。
如若不是天子和他事先知道书呆子是个什么水平,恐怕也没办法察觉出蹊跷,让这人瞒天过海了。
更加巧合的是,这人还同瑜生一样都是云州府府学的学子,还与他同姓。
丞相回去问了下,才知道住在云州府的是家族中哪一支的后辈,连名字排行年纪都打听好了。
此人年方二十,年少时读书有些天赋,但自从考上院试第二名后,多年都没有考上乡试,书呆子瑜生则一考就考了院试案首,且前两试也都拿了案首,在府学里也都次次考试拿第一,是出了名会读书的学霸。
这人恐怕极为了解瑜生,知道他的水平肯定会过,所以才敢直接拿他的卷子来作弊,来偷梁换柱成自己的卷子。
丞相把这一番无限接近于真相的推测拿到主考官副考官面前一说,副考官一副惊呆了的样子,主考官则已经面露心虚,惊疑不定。
丞相笑了笑,很快确定了主考官也是主谋之一,伙同那小鬼联合起来作案。
主考官被丞相识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丞相大人,我也是迫不得已啊,他拿您来压我,说是您族中的小辈,我也不敢得罪竺家,更不敢得罪您,只能帮着作弊啊。”
丞相站了起来,居高临下,轻蔑道:“凭他,也配拿我名头招摇撞骗?”
不过是同姓的族人,这样的族人还少了?竺家繁衍百年,姓竺的族人已经有数百人,若要五服开外的,上千人也是有的,这么庞大的人数,若人人都仗着他耀武扬威,他不是忙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