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生叮嘱他:“虽说做生意可锻炼心性增长见识,但若想在科举一道有所成就,莫要本末倒置,该看的书本不要落了,策论文章要多写,同样一道题,多写几次,就会有不同的理解,看问题角度也会更深刻全面,你要多读书!”
蔡逸简直无奈了,听他絮絮叨叨地说,说完了才点头。“知道了,虽然瑜兄你现在当了官,我等庶民应该叫你一声瑜大人,但你说一直念叨,休怪我再叫你书呆子了!”
瑜生:“……莫忘了读书。”
蔡逸:“……再见!”
赵氏等人到了京城后,开始惊奇了两日,后面感觉有些拘束。
京城这么大,他们乡下地方来的都不知道去哪里,去哪儿都带着一分敬畏,怕冲撞了贵人,也怕不小心迷了路。
今秾和瑜生带着他们出去逛了两圈,把他们不敢碰的东西都买了一遍,不敢进去的店铺都进去了一遍,还带着去了一趟酒楼吃饭。
几番下来,感觉胆量眼界才得到锻炼。
赵氏本就天生胆子大,不过是因为生长在乡下间,见识不多,所以一开始才畏手畏脚,后来逛多了胆子大起来了,给瑜生今秾操办婚事的时候,也更自如了。
今秾指派了管家“帮”她忙,管家专程得了吩咐,让她不着痕迹地帮,要让赵氏舒心,不要让她感觉自己没有用武之地。
管家过往常年辗转几个主人家,最擅长察言观色,又不是个爱表现的,这点倒是做得很好。
有了赵氏的帮忙,婚礼感觉准备得越来越顺利,管家抽出时间,自己亲自去采买,把暗卫故意拖延的功夫补上来,大件的就叫商家自己拉来府上,小件的自己驾了马车去取。
赵氏还认识了隔壁府上的,户部侍郎的夫人,跟人家交上朋友了,经人家介绍,找了个大师开始看日子。
自古大婚,除了门当户对以外,到了落定时候,最重良辰吉日,当长辈的更看重这个。
赵氏开始找了个京城最大的寺庙,是皇家寺庙,里面的大师据说是得道高僧,她亲自去庙里上香,捐了香油钱,问良辰吉日。
大师问了说是状元今年已中一喜,不可喜上加喜,否则命格有冲,压不住福气,反而不好。
赵氏气得头发都要竖起来了!
什么福气压不住!
她可不信邪!她儿子能中状元是因为他努力用功读书了,即便在那些病得快死的日子里,也是终日书本不离手,怎么就成福气?
还说什么压不住!
她转头又找了个大师。
这位大师是一座京城道馆里的道长,看良辰吉日给人批命很有一手,在权贵之间很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