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如何,现实中是不存在“如果”的。
就在动总攻的前夜,以西乡吉之助为的诸将涌入松平容保的营帐,联名要求松平容保停止进攻。
他们给出的理由如下:长州已受到严惩,没有攻陷萩城的必要,就此罢兵吧。
这种根本站不住脚的理由,松平容保自然是不会接受。
他虽奋力抗争,但……很遗憾,变为“孤家寡人”的他已是孤木难支。
就这样,一夜间,松平容保被架空,丧失了对讨长军团的控制。
翌日,在西乡吉之助的领衔下,诸将饶开松平容保,擅自跟长州媾和。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他们向长州开出了如下四项条件——
其一,交出当初主张进攻京都,引“京都夏之阵”的那三位家老(福原越后、国司信浓、益田右卫门介)的级。
其二,毛利敬亲父子谢罪。
其三,拆除山口城。
其四,交出寄居长州的5名公卿。
西乡吉之助向长州藩的君臣们保证:只要完成这四项条件,他们就会立即撤兵,绝不食言。
最后一项条件所提及的“5名公卿”,正是因“八月十八日政变”而被迫离开京都的公卿们。
当初逃离京都的公卿一共有7人。
其中之一的锦小路赖德已在数月前病死。
同为“七卿”之一的泽宣嘉则是下落不明。
因此,只剩下以三条实美为的5位公卿。
跟灭国相比,这样的条件已是无比宽松。
坐镇萩城的长州军将领们——他们都是桂小五郎和高杉晋作的嫡系——在经过简单的商议后,一致决定接受这4项条件,结束战争。
当然,停战与否,得要长州藩藩主亲自拍板。
话虽如此,但谁都没把长州藩藩主的意见当一回事儿,反正不管说些什么,他都会点头同意。
果不其然,因为被剥夺偏讳,所以目前已从“毛利庆亲”改名为“毛利敬亲”的“就这么办侯”,在听闻大家都力劝他接受议和后,不负众望地这般回答道:
“嗯,就这么办吧!”
在径情直遂地获得毛利敬亲的应允后,萩城内外的两军将领心照不宣地推进和谈进程。
桂、高杉二人的心腹们不仅麻利地杀了3位家老,还将狱中的4名参谋(竹内正兵卫、佐久间佐兵卫、中村九郎、宍户左马介)也都斩。
毛利父子毕恭毕敬地呈交谢罪书。
前三项条件都很好办,唯独最后一项条件比较麻烦。
当时5名公卿由朝廷的死忠人士们保护,他们不愿交出5名公卿。
幸运的是,西乡吉之助等人收到毛利父子的谢罪书,并且视察过山口的破城进度后,感到十分满意,不等毛利家交出五名公卿便直接撤军。
如此,讨长军团原地解散。
二十万大军分崩离析,诸军各回各藩。
松平容保有心继续坚持,却已是无力回天。
讨长军团解散后,他能指挥的部队只剩下自己直属的会津军,约莫二千号人。
就凭这点兵力,莫说是攻下萩城了,连保住目前打下的地盘都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