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家里头有那个收音机,放电池的那种,许如意一次性给弄了好几节,就怕爷爷奶奶在村子里舍不得用。
除此之外,许如意还给带回去几瓶酒,这样猫冬的时候,几位长辈们可以凑在一起热闹热闹,老爷子也就不觉得闷了。
村子里啥都好,就是没有电。
许如意给他们置办了一个手电筒,最起码晚上有个啥要紧的事,能拿来用一下。
至于煤油灯,许如意不太乐意让他们用,送奶奶回去的时候,一次性拿出来两包蜡烛,还带了一包的火柴。
火柴在他们这里都叫洋火,一包里面有十盒,可是能让他们用上一小年了。
一包蜡烛里是九根,两包就是十八根,许如意怕他们舍不得用,还特意说这是顾九东他们单位给的补贴,年节时发的更多,而且这东西冬天还能放一放,到了夏天就容易化,家里不缺这个,能用就多用。
其实就算是县里通电了,也是时常停电的。
所以许刘氏跟着在县里住了几个月,其实也用惯了蜡烛,这东西比煤油灯可亮瞠多了。
而且也不需要总是惦记着往里头添油,往烛台上那么一插,方便又省事。
乡下人节省,他们基本上就是天擦黑前就得把晚饭吃了,大部分的人家是不吃晚饭的,地里没活了,就在炕上躺着,这样省粮食。
所以老两口一个星期也用不完一根蜡烛。
许如意也能理解,毕竟是节俭了一辈子的人,你突然让他大手大脚起来,他也不适应,而且还得心疼。
她孝顺爷奶,是为了让爷奶过好日子,更是为了让他们心情舒畅,如果因此而让他们二老总是心疼憋屈的,那反而不美。
十一月中旬,许如意骑车子回来一趟,给赵盼姐弟俩带了两床旧的被褥,还带了一条半旧的围巾。
这姐弟身份敏感一些,上面又没有正经长辈护着,所以许如意也不敢给他们好东西,只能是跟同事换一些旧的物资出来,这样对他们也算是一种变相的保护了。
“粮食还够吃吗?”
许如意就打一开始给了他们粮食之后,就没有再给过,偶尔会给赵丰收的手里塞两颗糖,但不会给太多。
许如意跟他们原本就没有亲缘关系,之所以帮忙帮衬一把,也是因为赵扬的确是烈士,而且也算是有些缘份在。
但是现在孩子小,许如意也不敢帮得太过,免得再养大他们的胃口。
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白眼儿狼。
赵盼一脸感激地把东西接过来放进屋,摸着虽然有些旧的棉被,但是至少能让他们过个暖和年了。
“谢谢小姑姑,我和丰收加起来一天能挣八个工分呢,我问过了,年底分粮的时候,我们也是能分到一些的。”
他们姐弟俩来的时候地里的活已经不多了,但是还有其它的活计。
比如说赵盼跟着一起学编那个果篮,赵丰收则是帮着去喂猪,反正就是不闲着。
许如意得知他们过年可以分到一些粮食后,就不再多问。
至少能养活自己,这也算是没白拉他们一把。
而且她知道赵盼手里头有钱,所以许如意不会在其它方面帮衬太多,没必要。
其实赵盼心里头是特别感激许如意的,因为有她的交待,所以二狗子他们一大帮子少年,总会有意无意地护着他们姐弟,这让赵盼明白,不管在哪儿,只要有人护着,那他们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
没人欺负他们,没人抢他们的粮食,而且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这就是他们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生活。
顾九东刚换到新地方,自打那回走了之后,就一直抽不开身过来,许如意倒是借着工作之便去了一趟军区,但是也只是待了两天,而且顾九东分到的房子也没收拾,就只是将就着住了两晚,也没在家里开火,就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