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谨这个入职,一办就是三天。而且,三天都没有办好。当天黄毅阳托词离开之后,第二天苏谨早早的又到了户部。苏谨深知在京城混,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被人抓到把柄。他一改往日的懒散,早早到了户部大门口等着。如今的官府还未经洪武二十六年改制,一至五品官员身着紫袍。苏谨虽已官至六品,但仍着绯色官服。一群高品大员看到门口蹲着一个六、七品的小官,也没在意,各自打着招呼:“吴大人早啊,被那狗东西苏谨害的,昨夜又在公房忙叨了一夜,早食都没吃。”“谁说不是呢?都怪苏谨那个马屁精!要不是他弄出来什么‘洪武一号’,咱们至于大过年的忙成这样?不说了,不说了,我这带了些内人做的肉饼,不如一同分之。”“如此多谢了!没想到托那狗东西苏谨的福,还能尝到嫂夫人的肉饼”苏谨:。。。终于有个五品员外郎路过,看到蹲在衙门口,一脸郁闷的苏谨。“你是何人,在这做什么?”苏谨无语的翻个白眼,慢腾腾的起身:“回这位大人的话,下官是新来的主事,来报到的。”“新来的主事?最近没听说有什么人要来啊”可忽然想到什么:“你你你你就是那个苏谨?”苏谨冷哼一声,随即嬉笑着回道:“是,下官就是那个‘狗东西’苏谨。”员外郎顿时脸色一红。这段时间户部的官员,几乎各个都把狗东西苏谨挂在嘴边,没想到却被事主听个正着。对于讲究背后不论人是非的这些‘谦谦君子’来说,这事是挺丢人的。员外郎话题一转:“那你在这蹲着做什么,怎么不去报到?你的主官是谁?”“是黄毅阳黄郎中。”“哦”,员外郎点点头:“黄大人陪着尚书大人进宫了,你在这等等吧。”说完,那员外郎匆匆跑进了衙门。苏谨来报到的消息,也迅速被他散了出去。无聊蹲在衙门口的苏谨,仅仅半个时辰的功夫,就看到至少五六波官员偷偷绕路过来,一个个好奇的瞧着他,还不停对着他指指点点。“娘的,老子是动物园的熊猫吗?一个个不好好上班,跑这来看什么稀奇?”要不是初来乍到不想落人口实,以苏谨的脾气早就甩袖离开了。也不知黄毅阳确实很忙,还是有意晾着他,日头都快过午的时候,他才悠哉悠哉的回来。看到苏谨后冷哼一声:“随我进来吧。”黄毅阳除了户部郎中的身份,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皇孙朱允炆的坚实拥趸。本以为太子薨逝后,朱允炆就能顺利上位,可哪里想到半路杀出个朱允熥?按照礼法来说,朱允熥才是真正的嫡子,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可在文官们的眼里,朱允熥身后可是那些手握刀子的屠夫,哪里能和朱允炆这谦谦君子比?天下官员苦老朱久矣,谁不希望下一任皇帝是个温良恭谦让,谦谦仁义的君主?尤其眼前这个苏谨最是讨厌。给自己找活做不说,谁都知道他和三皇子交好,是个妥妥的‘朱允熥党’,更是没有好气。他瞧也没瞧苏谨一眼,仍是那副淡淡的语气:“尚书赵大人尚在宫中与陛下奏对,今日怕是回不来了,要不你还是先回去等信吧。”苏谨本待发火,可转念一想,眼珠子咕噜噜一转,嘿嘿一笑:“好,那下官便回去了。”黄毅阳一愣,本以为这苏谨会冲着自己发脾气,然后自己就可以顺理成章给他安一个挑衅上官的罪名。可没想到这家伙脾气这么好,竟然一点都不生气?接下来的几天,苏谨依旧照常早早的来户部衙门‘蹲坑’,然后被黄毅阳草草打发回去。看着苏谨一副乐此不疲的样子,黄毅阳也有点纳闷。自己不过对他稍做为难,替同僚出口气的同时,也能向皇孙示个好。只要苏谨愿意低下头说几句软话,自然也就让他上值了。尚书大人那么忙,哪有功夫真的见他?可这小子完全是一副榆木脑袋不开窍的样子。每日老老实实的来报到,然后老老实实的离开,完全不提上值的事情。“真是个呆瓜,朽木不可雕也~~~”黄毅阳也没当回事,继续忙自己的事情。陛下这几日催粮草催的很紧,自己管着的仓科又着实没粮,快被陛下催疯了。昨日更是下了最后通牒,三日之内不拿出办法来,这官就别想做了。苏谨上不上值的事,转眼被他抛到九霄云外,苦苦思索着怎么应付上差。此时的皇宫大内,老朱正对着户部尚书赵勉发脾气:“咱不过需要几十万石粮食而已,你赵勉只会左右推脱,一点粮食都支应不出来?”赵勉为难的看着老朱:“陛下,河南、山东一带连续两年遭灾,这些年为了赈灾,国库已经十去七八,若要调粮只怕”“哼!”老朱知道赵勉说的是实话,可鞑靼人都跑到眼皮子底下捣乱了。不好好收拾他们一顿,怕是这些胡人不知道马王爷长的几只眼,继续蹬鼻子上脸!“杭州、庐州、苏州、金华几府都是产粮要地,想办法去调些粮来吧。”“这陛下,这贸然加收,只怕引起民怨啊。”老朱斜睨他一眼:“朕只要结果,若你做不了,那咱就换个人来做!”“这臣去试试。”“不是试试,是必须给咱做到!”正说着,老朱忽然想起了苏谨,以及当初在凤阳见到那金灿灿的麦田。“这小子一贯善于弄钱,凤阳此刻怕是有不少余粮吧?”他瞅了眼马忠良:“苏谨那小子不是三天前就到了京城吗?你现在就去户部找他,让他来见咱。”说完,还对着赵勉笑道:“这小子有点弄钱的本事,你回头可以多和他商议商议。”赵勉一愣。苏谨他倒是知道,可没听说苏谨来户部报到的事啊?不知为何,此刻的赵勉忽然有些心神不宁。:()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