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亲自率蒙古骑兵主力在鄂尔坤河下游提前渡河,埋伏到准噶尔军阵北侧的山岭之中,令少数蒙古骑兵原地待命。】
【令千余名八旗兵持火器、拒马器械等,到准噶尔军阵前列阵迎敌。】
【最后,他嘱托各路军队,听到胡笳的声音就开始行动。】
【双方刚刚开打,八旗兵不敌,沿河向西南方向撤退。】
【噶尔丹策零命令全军出击,追击这股清军。】
【准军冲锋时,会吹响胡笳,这时,战场北侧的蒙古骑兵主力听到胡笳的声音,开始出动。】
【因为沿河地段地势狭窄,两万多准噶尔骑兵无法完全展开。同时,八旗兵在逃跑途中设鹿角拒马工事拦阻,更加迟滞了敌军骑兵的进攻。】
【这样,两万多准军骑兵,就拥挤在狭窄的河岸低地之中。】
【同时,战场北侧的蒙古骑兵主力从侧翼冲击准军在山坡上的空阵,烧毁其的辎重、器械。】
【接着,他们自山坡上冲向拥挤在河岸的准军,“如风雨至,斩万余级,谷中尸为满,获牲畜、器械无算。”】
【噶尔丹策零率残部渡河逃跑,而在他们泅渡之时,却又遭到河对岸蒙古骑兵的射击。】
【准军“多入水死,河流尽赤”】
【噶尔丹策零率残军拼死突破河对岸的防御军队,渡推河、拜达里克河向西逃窜。】
【此役,策棱以一万余兵力,重创准噶尔三万军队,仅斩获级就达一万余个,准军落水者、半路被截杀者又有数千。】
【准噶尔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再也无力对喀尔喀起大规模进攻。】
【随即向清朝议和。】
……
{从这之后就能看出来准噶尔和清朝的国力差距了。}
{光显寺之战和和通泊之战清准双方的损失是差不多,主力部队基本全军覆没。}
{同样到了乾隆二十年左右,乾隆又能拉起来一支近万人的精锐主力,准噶尔那边天灾人祸连着来已经没力量重建主力了。}
{此战“杀贼万余”,并缴获了众多“器械驼马牛羊”,从而大大鼓舞了清军的士气。}
{为此,九月初一,雍正皇帝特别赏给策凌“勇”这个名号。}
{此后,策凌就被称为“勇亲王”}
{勇!他勇的!}
{可惜此战本可取得更大战绩,只是各路清军在和通泊大败之后,又因雍正固守的命令不敢出兵配合作战。}
{在察罕叟尔大营的顺承亲王锡保不敢出战,在科布多的傅尔丹也不敢出兵拦截准噶尔军后路,以致贻误战机。}
{没办法,策棱在第一次找回场子之后,雍正就开始癫。}
{北路军主帅傅尔丹、副帅陈泰革职,西路主帅岳钟琪、副帅石云倬被革职的同时还要斩监候!}
{一切原因谁造成的心里没数是吧……}
{康熙的儿子,精神状态都挺美妙……}
{皇帝就是,要指责他人,不要指责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