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忍不住大喝一声“好!”
“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乎!”
这雍正是真真掐住了改革的七寸!让贪欲之蛇俯帖耳!
这句话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州县用火耗养上司,上司就会包庇,这样的话,吏治就会不清。
吏治不清,政令就会不通,百姓就会遭殃,国家就会受损。
“官员们只看到了州县,而皇帝看到的是整个天下!”
赵煦激动的面红耳赤,好像那起改革之人似他一般!
他嘴里激动的念叨着:
“天下是朕的天下,朕要的是天下太平,而非以维持官员满意为准则!”
“雍正……大气魄!”
“可惜……”
赵煦激动一阵,又冷静下来。
清朝的根源从一开始就错了。
“雍正啊……”
扬汤止沸。
……
【此时,还有一些自作聪明的官员开始施行“缓兵之计”,提出,既然山西已经在实行,就让他们实行几年,看看效果再推向全国。】
【雍正给予明确答复:“此言甚非。天下事,惟有可行与不可行两端耳,如以为可行,则可通之于天下,如以为不可行,则亦不当试之于山西。”】
【这种驳斥,再一次表明了雍正改革的决心,让所有人不必心存幻想。】
【雍正即位就推行的吏治改革,从清算亏空始,到耗羡归公、施行养廉银,逐渐堵住了原有的贪污腐败源头,很快就取得明显效果。】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强压着嘴角。
总算说了点顺心如意的了。
“当然,朕亦不能保证这制度将来无任何弊端。”
雍正好整以暇地对弘历说道:
“推行当中,各省能行者听其举行,不行者亦不必勉强。”
弘历:?
谁问你了?!
而且话是这么说,皇帝要全国推行,哪个省敢不执行?
弘历皮里阳秋了一阵,突然道:
“将来若真出现问题怎么办?”
雍正正高兴呢,也没细想,只是自信道:
“将来出现问题?到时候自然有解决的办法。”
弘历下意识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