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密匣自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取出。
侍卫将封函恭敬的捧到一位皇子面前。
皇子打开封函,取出黄绸诏书打开,看了一眼便泣不成声。
身边一位穿着蟒袍的亲王接过诏书,宣读道:
“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仁皇帝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
“今既遭大事,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
……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的第四子弘历继位,时年二十五岁,次年改元乾隆。】
【诏书宣读完毕,乾隆“自昼至夜,号哭不止”,从头一天夜半到第二天太阳落山,哭不停声,水米没打牙,没吃一点东西。】
【在当时非常讲究礼法。一个人在礼法上表现得怎么样,对父母孝顺不孝顺,葬礼上悲不悲痛,决定着社会上对自己的看法。】
【《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在这些方面的表现那是无可挑剔。】
【大殓之际,就是要把雍正装进棺材的时候,弘历“痛哭失声,擗踊无数”】
【擗,捶胸。踊,顿足。】
【就是说无数次挣扎跳跃,拦着说什么不让人盖上棺材盖。】
【所以大臣们都说,这个新皇帝,真重感情,真孝顺。】
【乾隆给满朝大臣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打眼一瞧就知道这人绝非善类。
“打蛇打三寸啊。”标准的儒家皇帝流程。
回顾历代历史,皇帝交接班的那时候通常都是危机重重。
而清朝建立以来,也只有乾隆的继位光明正大,水到渠成。
而且,乾隆继位时才二十五岁,是当皇帝的最佳年龄。
人在这个年龄,既有朝气和进取心,又已经完成了系统教育,正是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
“下一步……收买人心。”
许平君好奇的看向刘病已。
“病已,你在说什么?”
刘病已将她搂进怀里,笑道:
“我再说……雍正时期的弘历可能要挨打了。”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
【孔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那么按理,这个孝顺的新皇帝会全面继承雍正的既定方针。】
【满朝大臣都这么想。】
【然而事实的展却远远出乎人们的预料。】
【雍正驾崩后第二天,八月二十五日,乾隆就迫不急待布谕旨,驱逐了雍正皇帝豢养在禁苑、宫中和他说禅论道、炼制丹药的僧人、道士。】
【在谕旨中,乾隆说:“皇考万几余暇,闻外省有炉火修炼之说,圣心虽知其非,聊欲试观其术,以为游戏消闲之具。因将数人置于西苑空闲之地。圣心视之如俳优人等耳,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
【意思就是,我爹闲着没事的时候听说外面有人会炼丹术,虽然明知这事很荒唐,但是就为了取个乐儿,找了几个道士,在西苑竖炉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