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他心里,海外诸国的威胁不算最大的。
再看看吧,再看看。
……
【乾隆四十二年(1777)十月】
【江西巡抚海成又报上来了一份跟“文字狱”有关的奏章。】
【江西新昌有个举人叫王锡侯,根据《康熙字典》编了一部新的字典——《字贯》】
【县令认为他擅自修订《康熙字典》属于大逆不道,从而上报。】
【但海成把《字贯》拿过来一看,现就是一本纯粹的字典。】
【他给皇帝写了一份报告,说王锡侯只能算是“狂妄”,还算不上大逆不道,因此建议革去王锡侯的举人头衔,然后审理。】
【同时,他还将《字贯》一并上呈。】
……
天幕上。
白苍苍的老皇帝戴着眼镜。
他披着明黄褂子,盘腿坐在暖炕上,就着案几上的灯火,一字一句翻阅手里的书籍。
一本本同样封皮的书籍散落在他身边。
……
【《字贯》总共有四十本,厚厚的一摞,全是枯燥乏味的文字注释。】
【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的乾隆在日理万机下,竟然真的打开仔细查阅,看看里边有没有违禁用语。】
【他先读完序文,内容与海成奏章介绍的一样,后边就是字典正文,没什么可看的了。】
【但在字典正文和序言之间,夹了一篇“凡例”】
【这是所有字典都会有的,相当于查阅说明,是纯技术性的东西,告诉读者这个字典有多少部、字词按照什么规则排列等。】
【海成审查的时候直接跳过去没看了。】
【但乾隆连这页也不放过,仔细读了,果然找出了问题。】
……
天幕上。
乾隆直勾勾的盯着书籍中的几字。
『玄烨』『胤禛』『弘历』
……北齐·文宣时期
高洋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又看了一遍,反应过来了……
他嘴角抽搐着,语气莫名道:
“不是吧……”
“这也行?”
“你有病吧?”
“吃饱了撑的吧!”
李祖娥不明所以。
高洋将手中的牛乳一饮而尽,抹了抹嘴给李祖娥讲解着。
……
【在这份“凡例”中,王锡侯告诉读者,由于本朝皇帝的名字分别是“玄烨”“胤禛”“弘历”,所以遇到这些字都需要“避讳”,少写一笔或者改成读音、字形类似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