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嬴政不自觉地将天幕上的这一队人与大秦的将士相对比。
然后他不得不承认,他们不仅是身形、气场、还是精神面貌都将大秦最精锐的将士们比了下去。
大概是所受到的打击太多,一向什么都不愿落人后的嬴政竟是很快接受,不再纠结。
而后他开始专注地观察着后世的军人,的确那动作十分的整齐划一。
也不知道后世是怎么将将士训练得如此默契,要是能学来一分,他大秦的军队战斗力也能增加一分。
看完动作,他又开始观察起了那些军人的穿着和配饰。
而后他不禁陷入疑问之中,这些军人竟然只穿了一层薄薄的布料,便再没有别的防护了!而且他们的衣服竟然还是三种颜色,这又代表着什么呢?
唐贞观,李世民本就久经沙场,一眼便看出了这些军人们的气势非凡,各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他不由拍掌大赞,“不错,果然有我华夏战士的风骨!”
他之前还只觉得这升旗只是形式,没什么意思,如今他却很是兴致盎然,至少这些军人很是对他的胃口。
而且他是真的很想知道后世的当权者是做了什么才能让这些百姓这么地爱戴这个国家。
……
很快,国旗护卫队便将国旗护送到了升旗台,随后激昂的音乐声响起,红色的国旗也随之升起,随风摆动,露出了上面的图案——一颗黄色的大的五角星旁点缀着四颗小的五角星。
古人们自是不解为何华夏的国旗要这般设计,红色为底他们能理解,毕竟红色从古至今在华夏都代表着幸运和喜气。
然而这五角星又是为何?难道不应该用五爪金龙代表华夏吗?
就在古人们不解之时,广场上的观众们竟又开始了大合唱,他们的声音极其响亮,竟像是每个人都会唱,而且不少人竟是唱着唱着眼含泪光。
歌词也很是简洁明了,稍稍仔细听便能听出来其中的意思。
而后瞬间帝王们背脊发寒。
血肉筑成长城保家卫国他们能理解,毕竟之前就提到过华夏清末有一段屈辱的历史。
可那声“起来”是在鼓励百姓不要当奴隶,要站起来反抗?!
秦,嬴政脸色黑沉一片。
他之前就担心黔首们受那天幕的诱惑激起民变,结果现在这词竟然是明晃晃地让那些黔首造反了!
那后世统治者是疯了吗?!
哪怕时代再怎么发展,当权者也得维持自己的统治啊!让那些黔首们继续愚昧顺从下去对当权者来讲才是最好的选择啊!
唐贞观,李世民也是心神巨震。
如今他大唐虽本就在休养生息,不至于像那王朝末年矛盾激化,民变不断。
为了大唐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他可以在税收、民生之上对百姓们让步,但却由衷不希望百姓们真开了民智,生出反抗朝廷的意识。
更何况他本就出身世家贵族,骨子里也难以避免对人有三六九等之类的看法。
李世民对着贞观群臣叹了口气,“这天幕的思想继续传播下去,之后恐怕是难办了啊。”
贞观群臣们自然都不是傻子,很清楚若这些思想真被那百姓听进去后会产生多大的后果,一时间众人都是沉默不语。
最终还是李世民再次开了口,“罢了,这不是还有天幕吗?后世既然能做到,总归有解决办法的,大不了大唐学那后世就行。”
只是说完后李世民又不免露出了一个苦笑,那后世怕是没那么好学的,甚至这个世界会朝着他想要李家天下万代永相传的反方向奔去。
明,朱元璋气得直接将手中的茶盏捏碎。
“这后世怎么能写出这种词,还任由百姓们到处传唱,这难道不是在鼓励他们造反吗?”
他从前是因吃不上饭了才造反,可不想之后的百姓只随意受到点朝廷的不公或者是欺压,便操起家伙开始造反!
那他大明从今往后想要统治得多费多大的劲?
……
与帝王们的惶惶不安不同的是,百姓们纷纷精神一怔。
特别是那些正在服着沉重徭役的奴隶们。
“天幕是不是说让我们不要当奴隶?让我们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