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英撅了撅嘴,看了他说道:“那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请你吃饭。”
“再说吧,你也知道我忙。”
李学武悄悄拍了她的屁股,就着聂小光帮开的车门子上了汽车,“回去吧,我走了。”
“再见,秘书长,我想好了就给您打电话。”
张松英摆了摆手,目送了汽车离开,心也跟着男人离开了。
去医药总公司,虽然嘴上嗔着李学武又要折腾她,可心里已经开始思考去了以后该怎么做了。
不提这个意见是他说的,就是再进一步的诱惑摆在她面前,也是不需要多做选择的。
机关里已经有消息传出,国际饭店也在集团化的制度提级范畴之内。
也就是说,即便她不去医药总公司,留在国际饭店不出一两年,也能顺理成章地完成进步。
但谁又嫌进步早呢,她对服务行业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也做出了很多工作和贡献。
关于化妆品行业,她必须承认自己并非是专业的,光靠会化妆是不能说自己懂化妆品的。
她还会吃饭呢,就敢说自己会种地、会种菜、会做饭?
每个行业都是系统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她要转行做药妆管理,就得重新学习相关的知识。
这是摆在她面前的第一道障碍。
第二道障碍则是人事问题,走出服务体系,她就要在新的工作环境下重新建立人际关系。
医药总公司并不完全是集团的分支机构,部分销售业务还在销售总公司的管理范围之内。
况且同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和专业厂不同,与现有的联营子公司也不同,这次的联营制度更开放。
从聘用的总经理都不是集团干部就能看出这一点,股份制合作更加宽松化,这也代表了总公司内部的人事更为复杂化,来自各个企业的职工集成。
如何从舒适区走出来是一种心态的挑战,如何在竞争区生存下来,又是一种心态的挑战。
她站在台阶下看着汽车离开的方向,刚刚提及秦淮茹并不是为了奖励李学武“三人行”,而是试探着他,有没有考虑过用秦淮茹。
毕竟秦淮茹同他的关系更早,也更牢靠,他们是亲近的邻居关系,比她这单纯的感情可真多了。
就算是先来后到,她也得问一句,不能因为这点事,坏了她和秦淮茹的感情基础。
相比于工作和事业上的进步,秦淮茹更为她看重,毕竟是同李学武结识的桥梁,两人亲密无间。
可从李学武的话里她听出了一些内容,秦淮茹并不在李学武的考虑之中。
或许就是因为她和秦淮茹在工作上的态度不同,才让李学武有了差异化的安排和选择。
秦淮茹的羁绊太多了,家庭牵扯了她太多的心思,况且当上了招待所的所长以后,她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了人生的巅峰,没有了再进步的闯劲儿。
应该是来自于内心对未知的恐惧,秦淮茹能做好招待所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缺乏应对新事物的信心和决心,也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学习新知识。
所以,李学武选择了她,出任医药总公司药妆分公司的总经理。
中草药和化妆品的结合自古有之,保养效果比较化学产品更佳,更符合美容的核心定义。
站在台阶前的张松英已经在考虑如何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将两者结合起来,挖掘出来。
她都听说了,红星厂组建的国际事业部即将在港城建立办事处,作为派出机构,定期安排商业活动和输送人员过去培训学习。
也许这一次她做出了选择,李学武就有可能把她安排在去港城培训学习的名单之上。
一想到这,她也就不纠结了。
李学武还能卖了她不成?干!
——
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都放假,但家长们不放假,这节日过的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