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道理,房子就是用来住的,”李学武点点头,看向姬毓秀问道:“分局没有分房计划吧?”
“我就甭想了,都还没结婚,不少结了婚的都还没分到房子呢,分局可不比你们厂。”
姬毓秀羡慕地说道:“今天我还听机关里说呢,红星厂经济效益好,建了那么多住宅楼。”
“效益好是一方面,福利待遇要同企业展共同进步才是工人新村建设的初衷。”
李学武解释道:“红星厂的河畔新村住宅区也不都是分房政策,还有商品房和公寓房。”
“这也是职工反应最为多的问题,他们还是固有思维,觉得厂里就应该保证住房分配。”
“没有分配的房屋指标吗?”
姬毓秀好奇地问道:“现在哪个厂不管职工住房啊,你们厂这么做一定会引起议论的。”
“哪个厂敢说全职工住房福利覆盖啊?”
李学武看了她讲道:“都是部分职工按工龄和其他限制条件排队等分房,比如限制已婚等等。”
“有的厂区还限制双职工才能分房,都达不到完全住房福利覆盖,我们厂这么做也是一种尝试,至少给出了一定的福利住房指标。”
他介绍道:“先要保证单身职工的公寓宿舍楼建设,高密度、高集中的生活住宅体系建设。”
“其次要保证先进技术人才的住房福利,然后才是困难职工家庭保障住房的分配和置换政策。”
李学武喝了一口热茶,道:“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也为了丰富住宅区建设资金来源,特别建设了高品质的住宅区,用于置换和限制商品房。”
“厂职工凭借身份就能完成现有住房的改善置换,以及贷款或者全款购置合适面积的住宅。”
他解释道:“这一部分商品住宅是包含了产权和使用权的,厂里会协调提供产权证件,用于权利保障。”
“只要是红星厂的职工就能购买?”
姬毓秀看着李学武问道:“那你能购买吗?”
“身份够了,条件不够。”
李学武微微摇头道:“先是副处级以上的干部不允许参与河畔新村住宅区的置换和购置。”
“其次,住宅优先供给住房困难职工,也就是家庭人数多、住宅条件差、生活环境差的职工。”
他介绍道:“像我这样拥有三套房屋的,要么排队走商品房置换,但不知道要排到哪年哪月了。”
“要么是变更房屋所有人,等待厂里统一的干部小区分房,那个倒是不用排队,但没有产权。”
李学武轻笑道:“我们厂机关都在议论这件事,说副处级以上的干部还不如职工吃香呢。”
“这个政策是为了什么?”
姬毓秀好奇地问道:“干部有更多的资金用来购买房屋,也应该有权利购买房屋啊。”
“不,厂里并不限制他们购买房屋,只是限制他们在这个时期购买房屋。”
李学武认真地讲道:“河畔新村一期会在今年年底建成交付,但完全满足不了需要。”
“消化矛盾的必要手段就是限制一些人的入场,优先保证真正需要住房的职工或买或分到房屋。”
他点点头,讲道:“至少从目前普遍情况来看,厂干部的住宅情况还是良好的,不急于这一两年就改善,等河畔新村建设的差不多了再说。”
“也会开放商品房政策?”
姬毓秀挑了挑眉毛,似有所悟地说道:“这是有针对地就某些人群进行细化供需要求吧?”
她想越通透,眼睛亮亮地说道:“等你们厂的工人新村房屋分完了,卖完了,就该建新房了?”
“呵呵呵——”李学武轻笑了一声,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对着秦京茹问道:“好饭了?”
——
晚饭姬毓秀就留在家里吃了,李姝很喜欢三婶,在饭桌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甚至她还把自己的餐椅摆在了三婶的身边,表现的非常亲近。
“我喜欢三婶,不喜欢小姑。”
她在家胆子可大了,这种话在大院那边如何都不敢说的,很怕她小姑收拾她。
李雪可不惯着她,堪称大魔王的心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