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乔治拿着合同找上王逸:
“董事长,中芯国际又来和我们洽谈,表示不打算出售晶圆厂,但是可以合作,只是合作条款有点高。”
“按照他们的规划,他们出工厂,我们出4o纳米技术,培训员工,并且保证提供订单。前两年,利润82分成,中芯国际8成,我们2成。两年后,利润91分成,他们9……”
“……”
王逸都给气笑了,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对于中芯国际坐地起价,王逸一点都不意外。
之前是中芯国际求着王逸出4o纳米技术,现在是王逸求着中芯国际出芯片工厂。
主宾易位了,中芯国际自然会坐地起价,趁机要好处。
何况王逸之前提出削减给半导体企业的补贴,转而投入光刻机等领域的研,从大局观来看是好事。
但也损害了部分半导体企业的利益,比如自家的星逸半导体,比如中芯国际!
如今对方趁机抬价,也有报一箭之仇的嫌疑。
“董事长,那合作的事,我们怎么回复?”乔治问道。
“合作?合作什么?我们都砍掉了那么多4o纳米产品,全面升级28纳米产品。已经不需要4o纳米晶圆厂了,他们还坐地起价?让他们慢慢抬价吧!”
说着,王逸直接将合同丢到了垃圾桶里。
对于中芯,王逸很看好,甚至一度打算投资入股,扶持做大。
但中芯当下的格局,争权夺势,让王逸很头大,完全没了兴致。
也正是因此,王逸从最初的不做晶圆厂,入股扶持中芯,变成了打造自己的星逸晶圆厂!
都是被逼的!
不过事实证明,这条路是完全正确的。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尤其是芯片这种核心业务,要想不被卡,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最靠谱!
高通总部。
高层会议再度召开,只是气氛融洽了很多:
弗兰茨·昆汀笑着开口:“董事长,好消息,围堵星逸科技的战略全面成功,台积电下个月17号就会停止代工,届时星逸科技便会出现2ooo万颗4o纳米芯片的缺口。就看王逸如何抉择了,哈哈哈!”
“2ooo万颗芯片缺口?这次轮到王逸难受了!”雅各布捧腹大笑:“呵呵,我就好奇他们会如何抉择?保客户,还是保自己?”
“保商誉,还是保利益?”
其他人也眉飞色舞,纷纷开口:“我估计他们会砍掉自己订单。”
“那得砍不少吧?”
“这是肯定的。没了台积电代工,星逸半导体4o纳米月产能也就3ooo万颗,第三方1。5亿颗,六个月供应,一个月25oo万颗。星逸半导体剩余产能5oo万,根本不够,全靠库存芯片撑着,但又能撑多久?”
“星逸科技麻烦大了!”
“我估计他们会砍掉9o%的产品线。”
“他们家的无界1代,一个月销量15oo万,搞不好马上就得停产了,哈哈哈!”
“还有xphone1pro、xphone2、xphone2pro、星逸电视x4o、x5o、x55、x6o,无界电视,星逸平板,那么多产品都是4o纳米芯片,该不会都得砍掉吧?”
“这么多产品线,都砍掉啊!太难受了!我好同情他们啊,哈哈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