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招呼他:“坐。”
李斯和李方王羽正式相互见礼后坐下。
荀子等他们坐下称赞李斯:“李斯,简化文字的事你做得很好!”
李斯如实说:“我和另两个人一起做,不是只我一人办成。”
荀子:“已经很好,还能再见你真好。”
李斯心里内疚:“老师,学生离去快二十年,未曾前来看望老师,实在歉疚。”
荀子不在意说:“这没什么,你和韩非皆身不由己,你们也常让人稍东西给我,已经很可以。”他一生收学生无数,很多学生已记不起,有不少学生已不在人世。
最出息的是李斯韩非,李方王羽,还有张苍。
最最重要是等到了太平。
第109章顽皮
次日早,嬴政和大臣们在四合院的堂屋听邯郸郡守陈菽报告邯郸郡的情况,邯郸郡西边多山区,每年雨季从山上冲下来的雨水冲向农田,毁掉农田和庄稼。
这些年邯郸郡建成三个大型水库,无数个坝子,沿山脚挖无数条水渠,雨季从山上冲下的雨水冲入水渠,保住农田。
七年以来新增出土地和稻田共两千多顷,人口大增,每年商税和农税增幅明显。
陈菽在皇帝面前侃侃而谈,报告规整,清清楚楚,这些年他迅速成长并成熟,从小树长成刚劲茂密的大树。
嬴政早知道陈菽很有才,听着脸上很满意,同时心里犹豫,想调他去咸阳任工部侍郎,等以后相里垣年纪大退下后由他接任工部尚书。
只是邯郸郡是北边很重要的郡,邯郸又曾是赵国的国都,燕赵之地游侠甚多,镖局亦多,邯郸郡守必是要能服众之人,目前没有合适的人接替他。
大臣们在荆轲和徐石,陈菽,萧何身上都能看到相同的特质:干练务实!
大秦如今要安稳发展,最需要这种特质的官员,不太需要兵家,谋略家了,这种官员势必得到皇上的喜欢。
他们身上都有唐君的影子,还都是皇上小时候的伴读或熟人,以后前途无量。
嬴政听完陈菽的报告给他下几个指令,然后和蒙毅说:“蒙毅,午后朕要在柏溪亭转一转,你叫章邯去安排。”
“唯!”蒙毅应声出去。
嬴政让大臣们散去,拿起大衣穿上和陈菽说:“走,你和朕在庄子里走走,先去坝上再沿着溪走。”
陈菽应声:“唯!”
两人一前一后出去,蒙毅传话给章邯后跟上他们,侍卫们远远跟着。
嬴政走到小时候常常跳水的小坝,坝上面的溪里结了冰。
蒙毅看到熟悉的地方心想皇上还真是喜欢这个地方,当年攻克邯郸的时候也来这里游泳泡水。
嬴政和陈菽说:“小时候在这里还是有点遗憾。”
陈菽顺着问:“什么遗憾?”
嬴政:“我在邯郸城里打过架,没有在北玖里北拾里和松溪庄打过架。”
陈菽和蒙毅听了无语,皇上你是多喜欢跟人打架?
陈菽就事说事:“唐阿叔和兰从母喜爱皇上,大家尊敬他们。”尽管那个时候很多人因为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憎恨秦人,但大人们还是教孩子远离皇上,不要欺负他。
嬴政点头,转身沿着小溪走,看了水力磨坊又去看冬麦和果树林,草场才转回四合院。
另一边,淳于越从四合院离开后给荀子递帖子求见,荀子和几个学生见了淳于越,谈了差不多三刻。
午后,嬴政步行,率些人在柏溪亭的大路上转了转,如今柏溪亭几乎户户是青砖瓦房,小孩子穿着圆滚滚的棉服远远好奇看他们,听说皇上小时候在这里长大。
老人和一些大人也远远看着他们,看人群中个子最高的人,如今至高无上的皇帝,默默回忆起当年常常跟在唐君兰娘子后面的孩子。
巡游队伍经过许多村庄,柏溪亭是李斯他们所见最富裕的村庄。
尉缭感慨说:“若是天下皆如柏溪亭多好!”
李斯说:“那不可能,柏溪亭占了地利人和,三十年方能这般!”
其他人沉默,可不是嘛,柏溪亭靠着松溪庄,最早跟着唐君兰娘子堆肥令粮食增产,他们培育出来的高产粮食也是柏溪亭的人最先种植。
孩子到六岁就能进青溪书院免费读书,学各种手艺,十五岁还想继续读书才收费,费用还不高,柏溪亭年轻一代几乎人人识字,有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