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等待
“爸,我今晚是不是应该拿点东西过去把大诚叔感谢一下?”
小董抬头看着自己父亲轻声问道。
“对对对,是应该过去感谢一下大诚,国伟,你去百货公司买上几样差不多点的礼,你那儿还有钱没,不够了妈给你拿,白天他家没人,等晚上吃完饭你就过去,要好好感谢人家。”
不等老董说话,老董媳妇儿先开口了。
话音刚落,老董就有些不高兴的横了一眼她,摆摆手说道:“着什么急,大诚家的条件你拿什么礼过去合适?”
“那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吗?那是咱们应该感恩,应该去谢谢人家。”
老董媳妇儿一点没客气,直接就呛了回去。
“我知道咱们应该谢谢人家,但这么多年了你难道就不知道大诚从来不收礼吗?每年提着礼登他家门的人那么多,你见过有几个能进去的。”
这下老董媳妇儿不吭声了。
住在这条胡同里的人都知道这事儿,甚至除了那几个关系好的,其他人不管是空手来的,还是提着东西来的,几乎都进不去李家的门。
说李言诚不近人情也好,还是做样子也罢,反正这些年他确实没收过别人的礼。
也不对,他还是收的,要看对方是谁,比如他干儿子来给他拜年的礼他就收,苏孝同等那几个关系特别好的带过来的东西他也收。
但其他的,尤其是想借着他搭上他老丈杆子那条线而上他家门来的,李言诚更是连门都不让进。
可老董媳妇儿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她大孙子能被找回来,人家可是出了大力的,听老段说,如果没有李言诚,搞不好她大孙子可能很快就被弄到外地去了,到那时候就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了。
“咱也不能就这样当作什么都没生一样吧?”
“当然不”老董摇了摇头说道:“下午做饭的时候你多炒盘花生米,吃完饭我端过去再拿瓶酒,我找他喝两盅。”
老董全名叫董望山,比李言诚只大五岁而已,一直住在这条胡同里,打小他们就认识。
今年以前,男的二十女的十八就能结婚,大家结婚都早,要孩子也早,像李言诚那样二十七八岁结婚,快三十才有孩子的情况并不多,除非是没工作,家庭条件还特别不好的。
所以老董的两个儿子都二十多,而且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胡同里还有几个孩子都跟笑语一样大了,见了李言诚要叫爷爷的。
老董的话让他媳妇儿还有儿子和儿媳有些迟疑,这也太简单了吧,这么大的恩情,一盘炒花生米一瓶酒就对付啦?
看到他们几个的表情,老董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听我的没错,我跟大诚都认识多少年了,他的脾气我了解,太生分了反而不好,真要提着礼上门去,收,他肯定会收,但也绝对会回礼,那样的话还感谢个什么劲,还不如我上门去找他喝两盅,他自然知道我这样做的意思。”
老董说的没错,他虽然比李言诚大五岁,但也可以称的上是小,只是之间的关系没有和金智海那么亲近。
三十多年的老关系了,确实没有必要搞的太生分,以后见面了还不好相处。
小董媳妇儿叫兰明娟,她的娘家爹妈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呢,借着女儿出门准备去厕所的工夫问了出来。
“这么说确实要好好感谢一下这个人,没有他的话,孩子真的可能就被弄走了,到那时才是哭都没眼泪。”
听完女儿的讲述后,兰爸沉吟片刻问道:“娟儿,要不然我回去拿过来点罐头什么的让你公公过去的时候给带上?”
兰明娟的爹是文崇区百货商店的副主任,这年头的百货商店那可是好单位。
“别了爸。”兰明娟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她爹的提议。
她嫁过来还不到两年,对李言诚并不熟悉,但也知道人家具体是干嘛的,更别提每天开着小轿车进出了,过来找的人也都车来车往,一看都是领导级别。
家里还装的有电话,各种家用电器也是应有尽有,她爹就算是百货商店的副主任,她家的情况比起人家也是连提鞋都不够。
她虽然也觉得公公说的那样看上去有点单薄,但公公既然跟人家从小就认识,想来也不会随便瞎说,还是按照公公说的来吧,免得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