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陆路转水路,直下昌泾,这时候颛孙恬义已经再次前移了,但给他留下了足够的人员,以及俘虏。
西南除了一些“地区大国”外,小国林立,但这些小国却几乎不能称之为“国”,只是野人部落罢了。这些人用大楚的道德观来看,很奇怪。他们有时候善良温和,有时候残忍嗜血,有时候大方诚实,还有时候卑鄙奸诈。
第160章(捉虫)瑞王和小月亮……
160
这些西南野人一边说希望成为大楚的子民,可又会组织起来劫掠大楚的边民,觉得大楚的百姓有的东西他们没有,是“不公平”的。这些俘虏中,就有大量的西南野人。
可是把他们接纳进来后,让他们像大楚百姓一样交税,他们又不交。甚至会冲击官府,乃至劫掠乡镇,摇身一变成了倭寇。
简单来说,他们只想享受大楚的利益,不想付出一点点。但这种思想又不能纯以恶来形容,因为野人就是野人。世世代代天生天养,没有国家,最多有个族长。若有收获,就是他们自己的,非族人的外人去向他们索要物品,就是要劫掠他们。
他们瘦小、黝黑,面目凶恶,不过现在都在俘虏营里,奄奄一息。
楚人对这些倭寇没有任何怜悯之心,恨异族,更恨跟异族混在一块儿屠戮百姓的楚人。少将军不留俘虏的战法,深得本地百姓之心。
所以,瑞王到的时候,还喘气的俘虏就剩四千多了。
幸亏看守的士卒们也担心暴发瘟疫,因此每日会把死者拎出来,也会隔一段时间换一个圈养地,挖走原来地面的屎尿——都是好肥。
瑞王看了一眼,走了:“都不可用了。”
他说这句的时候,心肝都是颤着的。他们面貌一看就非中原族裔,但也是人模样。没亲眼见过这些野人凶恶的瑞王,见这许多人如奄奄一息的囚兽般瘫软堆叠在地上,身处污秽恶臭之中,不知不觉便升起了怜悯之心。
可他牢牢把怜悯按住了,即使他很清楚,这句话决定了那四千多人的生死。他们活不下去了……但这些人数量可不少,将他们救了,会增加计划的耗费,甚至破坏大好局势。
尤其这些人的不可用,不是因为他们的虚弱,而是因为他们的仇恨。能挣扎着活到现在的俘虏,无论心智体魄,都是狠角色。《东郭先生和狼》可是从小就听的故事。
他要新的俘虏。瑞王一甩袖子,转身离开了。这四千多俘虏,依旧消失得无声无息了。
军报上,他们存在过,仅此而已。
小月亮在入城补给后,接到了来自瑞王的消息。他歪了歪头,立刻明白了,大黑鱼绝对没跟瑞王说得太具体,就给了瑞王个大概,其余让他自己决断。
五日后,瑞王就收到了一群战战兢兢又肥头大耳的“俘虏”。根本不是倭寇,是商人。
西南无论再乱,某些大城也依然是商贸云集,各国的都有。
有些是真商人,也有许多是倭寇的耳目,还有的两头跳。商人吗,固然有义气诚恳之人,但无奸不商又无商不奸。
“实不相瞒,孤寻俘虏,是为了让他们为孤散播消息,这些商人……怕是不得用。”瑞王见此情况,干脆亲自去找越熙了。他得说服越熙,让他了解自己的目的,否则是别想对方配合的。
“咔咔咔!”小月亮啃着新到的饼干,这声音瑞王听得浑身发毛,总有一种他在啃的,是“某种东西”骨头的感觉。
“殿下,这事儿确实是这些商人更擅长啊。”
“如何是他们擅长?我将俘虏的父子、兄弟分开,父回、兄回,难道商人们为了钱财,还会比他们更卖力吗?”在谋略和用人上,瑞王对大郎是服气的。对越熙,他就当一个大郎身边的小跟班,后来当成了大郎的小童养夫。
即使越熙是他的伴读,但他们俩一点都不熟。他此刻对越熙的自作主张和不听话实在是有些生气。打仗的事情,他不会对越熙指手画脚,但决策的事情,他希望这小家伙也能闭嘴。
“……”小月亮将他的态度看得明白,却没生气。他知道了,瑞王是读书读多了,脑子有点没转过弯来。他浅浅一笑,很耐心地道,“殿下,他们这些人,没咱们楚人的讲究,其实并不计较父子天伦,兄弟情义。况且,您要如何分辨父子兄弟呢?即便是一伙人,也讲着不同的土话,首领之下,还有各自的首领。”
瑞王不是一个急躁的人,他一向能听得进人劝。越熙的话,让他不由得点点头。这个语言问题他是真的没有想过,至于习俗,当时陪同他选择俘虏的年轻校尉,也没说得太详细。但他相信越熙此时不是诓骗他,毕竟这也太容易拆穿了。看来,他该更更进一步改变对越熙的态度了。
瑞王叹气,他是放弃了用野人了,但用商人,他又有些不放心:“商人奸猾,如何能让他们为咱们办事呢?”
越熙用奇怪的眼神看了瑞王一眼。还以为这位瑞王是很奸猾的,没想到,他骨子里原来还如此天真。可能是年纪小的关系。
瑞王恍惚间有种自己成了二哥,面前坐着的是大郎的感觉,他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坐姿也更规矩了一些。
“正是因为奸猾,才更好用啊。尤其那些为了钱财,便是把自家祖坟挖了,拖出祖宗的棺材板来,也在所不惜的家伙。正因如此,他们才不会错过能赚钱的买卖。且这些商人与西南各大族,也多多少少有些联系。”
“!”瑞王本是想先将买木头的买卖做起来,两边交往大了,西南届时才会有大势力找上门,没想到,这些商人直接就有联系?他在京城完全没有听说过。
西南的商人,手眼通天到如此的地步?
“西南糜烂至此,这些商人居住在大楚,那可曾有过哪位商人于异国周旋,令异国君主也出兵……”
瑞王看见了越熙脸上的笑容,他将未出口的话咽下去了。
“老辈子人里,有个孙姓的大商人,在西南某个小国建了家业。后来他有子孙外出跑船的时候,遭了劫掠。劫掠他的也是当地大姓,那夷人的朝廷是不管的。他便回来大楚求中原出兵,可被他找到的官员说,你既已经离开了大楚,且在夷人之地繁衍生根,便不再是我们楚人,楚人没道理为了你的子孙去攻打藩属。
后来,这孙姓商人便变卖家财,自己召集人马,杀了劫掠他子孙的人,带着一大家子做了海盗。如今倭寇里有个被称为白面龙的,就是这孙家人的后裔。”
“……”瑞王心情复杂。
这也是一个两边其实都没做错,却发生了一个最糟糕结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