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家赶紧叫的停,说天气越来越冷,找房子住处不容易。
“苏家都是你嫂子的家里人,谦和仁善的人家,并非让你们全部搬走,只是空出几间院子罢了。弟夫,你可不能心这么窄。也无需担心花费,苏家的花销由我承担,事后,也自有一份好处奉上。”
小月亮还是道:“不行。”
“弟夫,我只是来知会你一声的。”顾家主彻底没了耐心。
她对敖昱有几分承认,可她对小月亮,是真看不上眼。小月亮年岁太小,是买进来的,两年了甚至还没和顾清瑶圆房。顾清瑶走了,顾家主的想法里,敖昱的这摊子也该是由她这个姐姐帮忙看着的。
——她还真不是坏心,更没什么夺权的意思,她目前根本看不上敖昱的这个摊子,只是当习惯了大家长。
小月亮也知道,这位姐姐是半点政治头脑都没有。
小月亮耐心跟她讲道理:“姐姐,这村子不被侵扰,因都是赵家军的家眷和部分看守营地的士卒。您看,刘家不也没几个人住进来吗?”
敖昱最初只租下了这刘家庄子的两个小院儿,后来是刘家自己找上来,把大半个庄子直接给了敖昱。敖昱也算是投桃报李,之前赵家军大部队还在时,士卒进城,从不骚扰刘家的产业。
因地方大了,住在这儿的除了小月亮和孝字营的家属,后来也有几位与营中士卒有婚约的中庸过来了。
虽然说好了是要日后等回靖州时再嫁,但各家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有人愿意早过来,敖昱也没拦着,愿意办的也给他们办了。
此外,这地方敖昱还安置了两个精于跌打损伤的游医,以及许多没入伍,但愿意跟着敖昱混的男女青年。
冯大冯二所在的赵家村,后来也又送了几次年轻人过来。山上耕地少,后生越来越多,长子长女留家里伺候爹妈,有些胆魄的就送出来让闯闯。顾家却纹丝不动,但若有顾家人来葵城办事儿,却又少不了趾高气扬地来找敖昱帮忙。
因为他们知道敖昱是顾家人,又知道自己是读书人,自认为高武人一等,哪怕他连童生都考不上。
城里闹得厉害,给他们半个庄子的刘家也没“全家都搬出来暂住”,只是送了几个年轻人过来,且都骑着驴子过来,只带了个包袱,没多拿惹眼的东西,话也说得很客气,就是让小月亮照顾的。
刘家很明白,人太多,可就要招士卒的注意了。
“刘家和苏家能一样呢?刘家是大族,京里有人做官的,自然不畏惧什么。你不懂!只管把宅院清理出来便是了。”
顾家主站起来就要朝外走,她寻思着,苏家先头的仆人大概就要到了。
她出了院子,一开门就看见赖二带着两个人靠在院子门口的几棵树上。
赖二可是不同过往了,穿着大红的战袍,整整齐齐包着藏青幞头,腰间挎着刀。虽然个子依旧瘦小,但这一年多是彻底吃饱喝足了,肉长出来了,人壮了一圈,虽然脸还是那张无赖脸,可他肃着面目,还真有几分威风。
第240章(捉虫)屏州民乱
240
赖二身边的几个男女也都与他一般的威风样子,顾家主忍不住脚下站稳,对几人拱了拱手。
小月亮在顾家主的后边出来了,顾家主暗道:虽然拿乔,却还是知道分寸的。
她刚松下心来,便听小月亮道:“赖二,把人都叫出来,稍后有要入村的,无论说着谁的名字,一概给他们打出去!”
“是,二当家的!”
“你——!赖二!你们——”顾家主想骂小月亮,可赖二留下了两人在,他自己已经去吆喝人了。
“姐姐,你还是快把人去给叫住吧。否则真把哪位亲戚磕了碰了可就不好了。”
“哐哐哐哐!”敲锣的声音响彻小庄子,敖昱留下的二十人,以及一些未曾入伍的人马从各处走了出来,奔向庄子东南的一棵老树。
顾家主提着长衫下摆追赶赖二,可她虽然是乾元,却终归一直养尊处优,如今更是一把年纪,早已经没了什么体力,赶到地方时,赖二已经在分发棍棒了。幸好没枪头,却也不是不伤人的白蜡杆子,而是柳木做的硬木棍(橡胶辊和铁棍的区别)。
“别!赖二!可别!你哥哥临走,可嘱咐了你什么?”顾家主总算是呼哧带喘地扯住了赖二。
“嘱咐了啊。”赖二道,“嘱咐我必定要听二当家的。”
“你哥哥可是姓顾!你这么做是给他招祸。”
“顾大姐,你是哥哥的长姐,我这才尊称你一声。说真的,你这不说一声,就朝大哥家里塞外人……这可实在是不妥当。”
赖二也没啥政治眼光,但他听大哥的,大哥让他听二当家(哥夫)的。
二当家过去让他办的事儿,也确实一件没错过。
而且……这地方可是好多兄弟的内眷在啊。他们二当家更是年纪轻轻的,大哥走的时候叮嘱过他,除非是二当家自己要见的人,否则除了顾家主外,绝对不能让外人见着他。
这话可不是私下里偷偷说的,是当着二当家的面,大哥直白说的,二当家也在旁边点头。赖二就很明白,这不是大哥怕二当家找人,是二当家的容貌太招人。
他们这儿费尽了心思给二当家避着人,这顾家大姐朝家里招不清不楚的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