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云集文武百官。皇帝特意召开大朝会,要对宋墨寒和林棠梨进行重赏。"宋墨寒、林棠梨夫妇二人,为我大齐立下汗马功劳。"皇帝威严的声音传遍大殿,"不仅安内平外,更是造福百姓。今日朕要重赏二人。"众臣噤声,等待圣旨。"宋墨寒身为兵部尚书,不仅料敌先机,更能为国分忧。"皇帝说,"朕特加封为太师,并赐安邦之号。从此位列三公,辅佐朝政。""臣叩谢圣恩!"宋墨寒拜倒。"林棠梨医术精湛,仁心仁术,创办医学院,开设医馆,使天下百姓都能享医用药。"皇帝继续道,"朕特封为太医令,赐号济世,并加封一品诰命夫人。""臣女叩谢圣恩!"林棠梨激动地叩首。"陛下英明!"百官齐声称赞。皇帝接着说:"朕还有旨意。从今日起,将上林苑改为医学府,由林卿主持。专门培养医者,造福天下。"林棠梨再次叩首:"臣女定当不负圣恩。""朕相信你。"皇帝说,"这些年,你们夫妻为朝廷做了太多事。如今天下安定,百姓安康,正是你们的功劳。"正说着,太子也来了。"儿臣参见父皇。""太子来得正好。"皇帝说,"医学府的事,你也要关注。这关系到天下百姓的福祉。""是。"太子转向林棠梨,"林大夫这些年辛苦了。""殿下言重了。"林棠梨说,"这都是臣女应做的。"这时,又有奏报传来:各地都在庆祝医馆开设周年,百姓们纷纷上书称颂。"瞧瞧。"皇帝欣慰地说,"这就是最好的褒奖。百姓的口碑,比什么都重要。""陛下说得是。"户部尚书出列,"臣以为,医学府的规模还可以扩大。让更多人受益。""正该如此。"皇帝说,"林卿,你觉得如何?""回陛下。"林棠梨说,"臣女正有此意。准备在各州府设立分院,让更多人能学到医术。""好!"皇帝龙颜大悦,"此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朝廷会全力支持。""臣女遵旨。""宋爱卿。"皇帝又道,"你那边也要配合。""是。"宋墨寒说,"臣会调拨人手,协助医学府建设。""很好。"皇帝说,"你们夫妻同心,朕也就放心了。"退朝后,众臣纷纷向二人道贺。"宋大人、林夫人。"刘太医说,"恭喜二位加官进爵。""刘太医客气了。"林棠梨说,"以后还请多多指教。""不敢不敢。"刘太医连连摆手,"老朽哪敢指教林大夫。您现在可是一代宗师啊。"其他大臣也都来道贺。一时间,宫门外热闹非凡。"夫人。"方师爷匆匆赶来,"老太太让我来问,今晚""对了!"林棠梨恍然,"家宴!""走吧。"宋墨寒笑道,"娘等着急了。"回到府中,宋家早已设宴庆贺。"好孩子!"宋老太太拉着林棠梨的手,"今天可真是大喜的日子。""是啊。"林母也说,"棠梨有今天,都是她应得的。""岳母说得对。"宋墨寒说,"棠梨的成就,都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林棠梨有些不好意思:"这都是托了大家的福。""瞧瞧。"宋老太太说,"这孩子还是这么谦虚。难怪陛下这么器重她。"正说着,宋二爷家的女儿跑来:"师父!听说您又升官了!""慢些。"林棠梨说,"在老太太面前要稳重。"少女乖巧地行礼,然后兴奋地说:"师父,您看我最近研制的新药方"林棠梨笑着检查她的药方,时不时指点一二。"你看。"宋老太太对林母说,"棠梨现在不仅自己有成就,还带出了这么多好弟子。""可不是。"林母说,"现在族里的小辈,都以能跟着她学医为荣呢。""说起这个。"宋二爷说,"听说医学府要扩建?""是。"林棠梨说,"各地都需要良医。我们要尽快培养人才。""那太好了!"宋二爷说,"族里还有不少孩子想学医呢。""只要他们有心,我都会教。"林棠梨说。看着妻子认真的样子,宋墨寒心中温暖。这个女人,永远都在为别人着想。"对了墨寒。"宋老太太说,"你现在位列三公,更要辅佐陛下治理朝政。""儿子明白。"宋墨寒说,"有棠梨在身边,我什么都不怕。"林棠梨靠在丈夫肩上:"我也是。有夫君在,我才能安心做这些事。"看着这对恩爱的夫妻,两位长辈露出欣慰的笑容。"来。"宋老太太举杯,"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我们一定要好好庆贺。""是啊。"林母说,"你们的成就,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酒过三巡,宾主尽欢。月上梢头,林棠梨和宋墨寒并肩而立。"开心吗?"宋墨寒问。"嗯。"林棠梨说,"不过比起这些虚名,我更在意能帮到更多人。""我知道。"宋墨寒说,"这就是我最欣赏你的地方。":()神医娇妻:摄政王的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