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目光瞧着是清明的,只是言行举止间,多了几分醉态。
嬴政喉结滚了滚,目光变得深沉了些许。
“令月,回房间好生歇息吧。咱们单独相处,不急于一时。你若觉得亏欠了我,下回便多陪我一阵子,可好?”
“你又想诓我了。我何时觉得亏欠你了,又为何要补偿你?阿政,你可真是不老实,总想着占我的便宜。你想让我亏欠你,我偏不!”
李令月这么说着,还是先回了一趟房间,进行了简单的洗漱,换了一身便装,最后又化了个妆,遮掩了她原本的面容,这才出了门。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她身上残存的最后一点酒意也散去了。
只是,荧幕中的嬴政看向她的目光中,犹带着不赞同之色。
大致猜到了嬴政在想些什么的李令月不由哑然失笑:“阿政,你不必如此。我身边儿明面上是没跟什么侍卫,其实暗地里有一批暗卫一直随身保护着我呢。我若遇到什么危险,他们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况且,我还有一张保命底牌,你是知道的……”
“你为何一定要在今日出门?”嬴政不解。
“因为今日,是北天竺人的排灯节。”
随着李令月穿过小巷,来到街头,面前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
嬴政透过李令月的视角,看到了北天竺街头的万家灯火,不由陷入了沉默之中。
若不是他知道北天竺刚刚结束了战乱,只瞧着眼前这副景象,他恐怕都要以为北天竺正处于盛世之中呢。
这条街道上,人声鼎沸,孩子们在欢快地奔来跑去,路过的人,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排灯节,有‘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之意。①”
灯光照在李令月的面容上,衬得她的面容愈发柔和:“其实,这几日原本并不是当地人过排灯节的日子,不过,因为某些显而易见的原因,他们将这节日延长了几日。”
对于当地原住民而言,击溃了入侵的阿拉伯人,他们未来的生活便充满了希望。
这又如何不算是这些百姓对李令月的一种认可呢?难怪李令月笑得这般开心。
嬴政瞧着李令月的笑容,嘴角也上扬了几分。
就在北天竺局势一片大好之际,赤玛伦却收到了一条紧急情报。
原来,竟是吐蕃地区的一些大族,趁着逻些城内守备空虚,勾结云南地区的爨氏家族一起攻打逻些,意图颠覆大唐在逻些的统治!
吐蕃地区虽然还有兵源,但这会儿,要从别的地方紧急征兵,已经来不及了!
赤玛伦在收到这则情报之后,立刻找来了陈茵,与她商讨对策。
陈茵得知云南地区竟敢趁火打劫,不由怒从中来。往日里云南那几个诏在大唐面前表现得尚算乖觉,如今可算是露出马脚来了!
“来就来,难道我怕了他们不成?既然上赶着想找死,有一个算一个,都别回去了!”
第167章第167章
赤玛伦及时拦住了陈茵:“根据蒙舍诏那边传来的情报,此次,爨氏(读“篡”)家族连同五诏,共计出动了五万精兵,可谓是下了血本。我吐蕃纵使能立马征召一支由十万人组成的队伍,也未必是这五万精兵的对手。”
“况且,月前为了支援北天竺战事,逻些附近的壮男壮女已经被抽调走了。我们这会儿想征兵,只有去更远的地方征,时间上怕是来不及。”
“此战,只能智取,不能与他们硬碰硬!”赤玛伦下了结论。
都说赤玛伦才干平平,若不是得到了太女殿下的赏识,根本出不了头。但在危难来临之际,她却能充当整个吐蕃地区的主心骨。
她能够一路走到今天,又岂会像某些人说的一样,全靠自身的“幸运”呢?
陈茵与赤玛伦对视片刻,心中的怒意稍敛。
她打算告诉赤玛伦,她手中还握着一支火器营的兵。云南那边的士兵未曾见过火器的威力,即使双方进行正面对决,她手下的兵也有相当的赢面。
陈茵虽然对云南趁火打劫一事感到恼怒,但她并非冲动无脑之人。若事情当真不可为,她也不会为了争一口气而与云南大军硬碰硬。
然而,赤玛伦却先她一步开了口:“我知道你手中还有底牌。不过,这张底牌,咱们能不动用,就先不要去动。”
“爨氏家族和云南五诏对我吐蕃如今的局势知之甚少,我们可以利用其间的信息差来对付他们,此其一。”
“其二,吐蕃大族与云南势力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二者之间必有罅隙,可以为我所用。”
“其三……我对云南局势虽不完全明了,却也知道,爨氏家族过去统治了云南数百年。如今,云南地区势力最为强大的六诏中,有五诏都臣服于爨氏家族,并与爨氏家族缔结了姻亲关系。只是,随着爨氏家族的势力日益衰微,五诏势力愈发强盛。他们之间的这种‘君臣’关系,又能维持到几时呢?”
赤玛伦露出了一丝冷笑:“双方利益一致时,爨氏家族与五诏的首领可以团结一心,一旦双方利益不一致,这临时组建起来的联盟,只怕立刻就要变成一盘散沙。”
陈茵听了赤玛伦的一番分析,深觉有理:“这么看来,果然还是智取为好。若要与他们硬碰硬,我们纵使能打赢,也会有不小的损耗。从内部瓦解他们的同盟,则省力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