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却只管缩在那间小小的草屋中,努力地活过了一个又一个“明日”。
最终,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终究等来了朝廷大军。
朝廷大军显然是有备而来,将叛军打得溃不成军。
当叛军宣布投降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松了口气。
李令月当然知道,在战乱中,底层百姓的生活有多艰难。尤其是这群跟着她一起前往后世的人,在没有任何金手指的情况下,他们的日子过得有多不容易。
“苦了你们了。”李令月一左一右,握住了老板娘和身边大娘干枯的手。在这些人的身上,她看到了如同野草一般顽强而坚韧的生命力。
只要有一点希望,他们就会咬牙坚持下去。
与她这个靠着金手指在乱世中行走的人来说,他们无疑更令人钦佩。
“不苦、不苦!”老板娘和大娘突然被心中感激崇敬的恩人握住手,脸上泛起了红光:“这人呐,一时艰难不算什么,咬咬牙熬一熬,也就熬过去了。人最怕的,就是看不到希望。”
“咱们当时,知道有圣人和殿下的存在,不知怎么的,心里头笃定您二位不会丢下咱们这些人不管。这么一想着,咱们也就不怕了。”
说起来,那段日子,当真是他们度过的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了。
他们一辈子都没走出过自己所在的县城,突然把他们扔到那人生地不熟的环境去,他们真是险些崩溃。
如果不是他们还惦记着自己的家人,如果不是他们还存着“圣人和殿下一定会来救我们”的信念,恐怕他们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正因如此,李令月在他们心中,地位格外崇高。
“你们三十九人都回来了吗?在异界期间,你们可是一直呆在一处?”
提到这个话题,那名最早与李令月搭话的大娘就是一脸气愤:“来我们这里住店的有些客人可是大商人,他们哪里看得上我们呀!最初我们是结伴而行的,进城之后没多久,我们就分开了。”
“后来,我们听说离队的那几名大商人想要趁乱做一笔生意。结果,生意还没做成,叛军就杀过来了。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他们,也再也没有听说过与他们有关的事了……”
听到这里,李令月有些唏嘘。
难怪她发现回来的人比去的人少了一些,原来,竟是这样。
不过,那些人既然选择险中求富贵,想必也做好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了。
他们没有死在乱世之中,而是死在了自己的选择之下,这也让李令月心中好过了一些。
起码,那些人不是受她牵连而死的。
“那家客栈,便是你们大半家资吧?”李令月看向客栈老板娘:“没了客栈,日后,你们打算如何过活?”
“殿下不必为我们担心。我们命贱,无论怎么,都能活下去。”老板的脸上露出了有些腼腆的笑容:“早些年,我和家里婆娘是靠着跑生意起家的。后来,我们年岁大了,又攒了些钱,这才盘了块儿地下来开客栈。大不了我们趁着还跑得动,再多出去跑几单,钱没了还可以再赚,办法总是有的。”
他们两口子踏实肯干,有点关系,又有些运道,他们心态好得很。
受到他们的影响,不知不觉间,李令月面上的表情也放松了不少。
这两口子说,是她在绝境中给了他们生的希望。其实,是他们一心向阳,自己就能找到希望。
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头顶上的统治者太不做人,他们的日子总归不会太差。
这时候,那老板娘又说:“殿下对我们有大恩大德,我们难以报答。但我想着,咱有多大能耐,就办多大的事儿。往后啊,我和我家里这口子会开一家给孤独园,专门收养那些被人遗弃的孤儿和老人。咱能养得起多少,咱就收留多少,也算是为殿下积善行德了。”
听到这里,李令月道:“若你们当真愿意开给孤独园并好生经营着,孤倒是能够资助你们一笔钱财。”
她其实一直都有这方面的想法,不过,因为手底下的人实在不够用,迄今为止,她也只在安西四镇和长安开了几家孤儿院。
这对客栈老板夫妇既与她有“共患难”之情,瞧着也算是忠厚老实。李令月也不介意让他们为自己办事,若他们果真靠谱,往后,她自然也不会亏待了他们。
老板夫妇两口子原本觉得,能够亲自见到救命恩人,与她说上一会子话,已经很好了。
至于借着李令月的恩情攀附上去,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没成想,他们不提,李令月却主动提出让他们为她办事。这对于两口子来说,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李令月与老板夫妇商量了一些细节,这时门童忽然慌慌张张地来报,道是门口让人给围了。
那些人自称是官府的人,特意找来这里,是为了保护李令月的安危。
“那个看起来很年轻,很厉害的大人,让小的将这块令牌交给殿……殿下。”门童颤颤巍巍地将一方令牌递到了李令月手中。
今天,他的所见所闻,已经超过了过去的综合。没想到,他这样的小人物,有一天居然也能见到这么多的大人物,并跟这些大人物打交道!
门童觉得,他能够吹嘘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