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无奈的走到她跟前,“祖母在想什么?”
老太太回了神,“也不知怎么的,心中不安。”
“祖母莫要多想,府中一切都好,父亲奉命主审平顺伯府的案子,听说很是顺畅,夫君回来说审案的几位大人都说父亲有祖父当年的风采。”
“案子审的极为顺利,说不得还要被皇上夸赞。”
老太太顿时就来了兴趣,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出彩,即便儿子都有孙子了,“此事之前怎没听说?”
辛安重新坐了下来,给老太太说平顺伯府的事,老太太时而担忧时而愤怒,又在得知皇上命唐纲主审,唐纲进展神后老怀大慰,“你祖父生前就说你父亲是有些本事的,只是过于谨慎,遗憾没将他从小带在身边,若不然定是有一番作为的。”
“你不知道,当年你父亲啊”
说起唐纲当年的事老太太滔滔不绝,眼中全是欢喜骄傲,辛安也不打断她,只要不胡思乱想,夸唐纲就夸吧,哪个当母亲的不觉得自己孩子天下第一好呢。
到了下午,辛敞父子来了侯府,早些时候他们被张管事套了话去,心里很是不安了一阵子,好在辛安说和张家的买卖光明正大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才算松了一口气,但此后也越谨慎,生怕中了谁的计。
“你说要买地?还要买到朗日国去?”
父子俩面面相觑,辛安点了头,“朝廷开疆拓土,百年难遇,何况那朗日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若是能趁此机会入手一批土地,辛家就算有了根基。”
百姓,就必须要有土地,土地才能让人心里踏实。
“辛家有多少田产你们是晓得的,若是全族人都靠着那点田产度日,还不知道是何光景。”
辛敞略微琢磨就说可以买,银钱也能筹措出来,就是买了地谁去打理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辛安也考虑到了,“辛家不是还有旁支吗?”
“眼下我也在等消息,趁着这个机会二叔写信回去和我爹商量一下,看族中谁愿意去,还可以将买卖带过去。”
“我在想那么大的土地打下来朝廷肯定会迁移人口过去,若是咱们能先一步站稳脚跟,往后就容易许多。”
辛敞父子觉得可行,又想着家里如今是越来越好,脸上的笑意也多了起来,“我前几日收到了族中的信,族中开办了学堂,花大价钱请了有本事的先生,除了教族中的孩子外,只要是有慧根又愿意学的都可以收,贫苦人家还能免束脩。”
“如此一来即便我辛家出不了读书郎,也能培养些出来,也算我辛家的根基。”
是行好事也是无奈之举,谁让家里儿郎一个个都是算盘珠子托生呢?
辛安觉得挺好的,“若是有什么需要就来和我说,听说两个妹妹的未婚夫都要来京城?“
说起这个辛敞便是一阵苦笑,“是说要来见见世面。”
辛安打趣,“是怕两个妹妹重新在京城说亲了吧?”
“他们是多心了,定好的亲事怎会轻易更改。”
最近人手紧缺,辛敞决定等未来女婿一到就直接用起来,谁家女婿在成婚前不在老丈人跟前当孝子贤孙的?
他使唤起来毫无负担。
父子俩都忙,坐了片刻就离开了,路上张管事热情相送也是笑脸相对,但对张管事问的问题那是一问三不知道了。
这老东西,奸猾的很啊。
qu4。。q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