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什么办法都用了,推出新菜、降价,但都收效甚微。
由于饭店经营困难的事,哪怕是在临近年关这个时间点,孟家也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整个家都是一片压抑的死气沉沉。
就连平时总是咋咋呼呼的孟继业,也因孟军近来总是大发雷霆而安静不少。
至少,孟军在家的时候,他就趴在桌前安安静静假装写作业,大气不敢出一下。
同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还有郑婉,因为谭林突然就失业了。
这半年来,电器三厂的盈利节节下降,最终三厂厂长为了节省人员开支,在年关这个节骨眼,下岗了一批临时工,而谭林就在其中。
第98章【98】半年两百万
说到丰州市电器三厂的经营状况节节下降,这还要怪新厂长决策屡屡失误。
这位新厂长如果按照游彻离开前给的计划书稳步进行,电器三厂至少是能苟到下岗潮来临之前的。
再退一步讲,就算新厂长有自己想法,不按照游彻给的计划书,他如果没一股脑地舍弃游彻之前研发的爆品,电器三厂也不会这么快就出现颓势。
可偏偏这些他都做了。
新厂长被调任到电器三厂后,似也想在此大展拳脚,让自己名声大噪。
但理想和现实偏偏朝着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行进。
他摒弃游彻之前给三厂定的规划路线,觉得游彻太过保守,还是自己的想法更为前卫。
然后,他又大手一挥,让各个生产车间不再生产之前的爆款冰箱和洗衣机,声称自己可以带领团队研发出更受大众喜爱,销售更火爆的家电产品。
事实是,他带头研发的家电产品一经推出市场,就立即滞销。
新厂长一系列骚操作下来,完美地将刚刚扭亏为盈的三厂再次带到濒临亏损状态。
于是,临近年关,新厂长又想出另外一个损招,下岗大部分临时工。
不仅如此,年后新厂长还打算推行另一政策,鼓励部分员工停薪留职。
当然,这是后话了。
说回下岗临时工的事,这批下岗的临时工中,谭林就赫然在内。
当谭林得知这个消息时,他也恍如雷击,怔在原地半天反应不过来。
他就这么下岗,失业了。
谭林浑浑噩噩地从电器三厂回到家,郑婉刚哄着孩子睡着,见谭林呆呆地坐在那也不说话,就随口问了一句。
“你怎么了?”
谭林这才回过神来,一脸颓丧道:“我下岗了。”
郑婉一听,当即惊得高声问他:“什么?下岗?”
谭林点点头,然后说起电器三厂近来每况愈下的经营状况,以及新厂长为节省开支下岗临时工人的事。
“这个新厂长,怎么这样啊,说下岗工人就下岗工人,他让工人下岗,那工人的生计怎么办?”郑婉听完不由愤愤不平地抱怨起来。
“要我说,这个新厂长,连游彻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说起游彻,郑婉又是长叹一口气。
其实上辈子,谭林也遇到过这么艰难的时刻,突然被下岗,丢了工作。
那时,游彻在丰州市创业,他创建的电器公司已经有所起色。
游彻看在谭林是他同乡的份上,伸出援手拉了他一把。
正是因为游彻的帮助,谭林才就此度过难关。
他本就是个勤劳肯干的人,重新有了工作之后,更是努力上进拼命工作,最终带着一家人奔小康,在丰州市买下两套房。
可是现在,游彻早就离开丰州市了。
当初,她从李梅口中得知游彻已经离开丰州市,简直惊得半天说不出话。
游彻怎么会突然离开丰州市呢,按照上一世的轨迹,他应该留在丰州市创业才对。
他的电器公司是在丰州市起步,有所起色后,他才将公司总部搬去申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