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听南想起那日在相府里,替顾砚时包扎的大夫说过。
有许多,是顾砚时幼年时期亲手给自己刻上。
他会说么?
顾砚时敛着眉,发丝顺着肩头滑落,似乎在想。
岑听南看着他,安静地等。
有风吹着雪絮絮落下,营帐帘轻轻晃着。
顾砚时伸出手,摩挲岑听南的下巴,许久许久,久到岑听南都以为今夜只能这样了,他却开了口。
“你问我身为一堂之相,为何总亲拿犯人。”
“其实是因为我见过太多平民百姓,有冤无处申的模样。”
“我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
岑听南心头倏然一动:“你小时候……”
她眉眼松了些,困倦也被风雪都卷走。这还是顾砚时第一次没有回避她的靠近。
正如顾砚时所说,他们的开始不够坦荡,因着权势,因着利益,又因着不够光明磊落的结合,能走到今时今日这一步,已是岑听南运气好。
她遇见了个好人,而这好人也恰好对她心动。
但他们之间,从前没有机会也没有立场,这样聊一聊彼此的过去,更不要提揭开那些伤疤瞧瞧底下藏着的过往。
顾砚时似乎也不习惯同人分享这些。
他看向岑听南的眉目有一瞬间的复杂,像不愿说,又像纠结着不知如何说,甚或是带了些担忧。
这转瞬即逝的复杂落在了岑听南眼里头,她有些看不懂,便夹杂了微妙的失落。
她张了张嘴,想说算了。
就听顾砚时开口:“我从前,生在农家。”
“四岁以前,我都长在庄稼地里,数着地里的蚂蚁,看着天上日升月落这样长大。”他顿了顿,“收成好的年份,勉强能吃饱肚子,收成不好的年头,整个庄子都是愁云惨淡。”
岑听南愣了会儿。
他低下头看岑听南,见小姑娘愣愣地望着他。
他闷着笑了会儿:“怎么这样意外。”
确实很意外。岑听南实在很难想象,顾砚时这样清隽周正,浑身的贵气是农人家里养得出来的姿态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