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防弹衣,虽说是衣服的形式,但所用的材料都极其笨重并且厚实,穿在身上就像是穿了一层厚厚的盔甲。
这种防弹衣在正面战场上可以发挥出不小的作用,配合上防弹头盔,几乎将人体所有的致命要害都护了起来,让最大的致命原因变成了失血过多或伤口感染。
但如果是潜入类的任务,需要执行人伪装成路人的模样去完成,这样的防弹衣显然是不能穿的,也因此,这类任务所造成的伤亡率一直都居高不下。
而现在这个新型的防弹衣,虽说比一般布料要厚一些,穿在身上比较像是粗麻袋的感觉,但稍作改装,还是可以伪装成日常服装的。
最妙的是,因为相对原本的防晒衣轻薄了许多,所以新型防弹衣是连带着裤子、作战靴、战术手套、各种类型帽子都可以应用上的。
层层包裹之下,唯一可以说得上是暴露在外的要害,就只剩下帽檐以下到肩膀以上的这一个小区域。
而在实际战场中,能够枪枪命中会躲闪的移动靶的神枪手,哪那么容易遇到?
不过这防弹衣虽然很隐蔽,但是在防护能力上也就比原来的旧版本要稍微高一点点,荷枪实弹打上去的时候,虽说不会被子弹破防,但冲击力并不能完全被抵消。
他们之前一路匆匆逃生,为了避免影响状态,一直都是尽可能的避免被直接命中,即便是体力下降,也要努力保持肢体的全盛状态。
像是刚才打中她腹部的那一枪,就是没有让她受到外伤,却依旧震得她腹内疼痛。
不过也就是在他们平日训练的忍受阈值范围内,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她的战斗力。
当然,如果对准这个位置再来几下的话……她估计就得躺了。
也就是距离界碑只剩下两百米,不然她也不敢直接就用这种方式来拼。
这一枪打的位置并不是冲着她,而是冲着他们救回来的那人,子弹已经出膛,躲闪也来不及,她才用了这样的方式去保护任务目标。
而这样的底气,是星空大学给的。
战斗中不容分心,她的脑海中只是闪过了这个念头,转而继续且战且退,为这次营救行动站好最后一班岗。
两百米的距离,对于他们这样早已经适应了长途奔袭的人来说,根本用不了多久,即便是带了个体力上的拖油瓶,也只用了两分钟就把人给带过了国境线。
虽然过了线,但依旧在对方的射击范围内,即便是周围有支援在虎视眈眈,也难保对方不敢拼死一搏。
所以,在过了线之后,一行人又往内奔袭了近千米,转入一个掩体后,这才彻底放松下来。
“狻猊,你情况怎么样?”
被保护的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受伤,只是疲累过度、有点脱水,嗯……或许还有因为突然剧烈运动产生的脚底水泡?
他们整个救援过程最惊险的就是这后半程了,不过总体来说也还算顺利,最大的风险就是狻猊刚才在跨线之前用身体挡下的那几枪了。
新型防弹衣研发出来也不过半年的时间,哪怕在基地里的时候他们因为需要了解装备情况而试验过,知道它的承受能力不错,但毕竟今天这是第一次真的在实弹情况下亲身体验。
其他人还好一点,断后的另一人中弹最多,也不过是挨了两三枪,但是狻猊却是至少被命中了七八次的。
作为同生共死的战友,现在脱离危险后,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关心她的情况。
包括那位此前素不相识的营救目标,此时也在关切地看着她。
“没事,就是疼了点,这点强度,还没破防呢!”
狻猊现在身上确实不太舒服,毕竟是实打实承受了好几次冲击。
但要是和前些年那种真的中弹比起来,这感觉可轻松多了。
见她身上确实没有什么伤口,大家这才放下心来。
来支援的队伍也没有让他们久等,很快就到这处掩体后来接他们。
这次的救援目标是个科研人员,连着几天的逃命生活对他来说实在是承受不来,现在没了生命危险,又知道来救他的人都没有大问题之后,就扛不住,晕过去了。
狻猊这个小队还好,将抬着目标离开的任务转移到了友军手上,然后步行跟着大家走出了这片交通不太方便的区域。
紧接着,就是各种检查和治疗了。
转移到军医院后,六个人都做了全套的检查。
救援目标因为疲劳过度、脱水、饥饿过度等原因综合导致了昏迷一天,很快就醒来,身上的伤也都是逃生路上丛林里各种灌木枝条带来的擦伤和脚底成片的血泡。
这一路崎岖,他这样从没有过野外生存经验的人竟然没有在中间扭到脚,已经是十足的幸运。
狻猊小队五个人的状况也都不错。
除了狻猊以外,其他四人的情况比任务目标还要好一些,最大的损伤就是劳累,以及遭遇子弹冲击的部位有块淤青,得好好休息两天。
而狻猊,因为她受到的冲击最多,也在有意识地帮队友挡,身上的伤也是最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