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校的课程都是他们两个在扛大头,尤其是一人兼职三门课的殷倩,白天的时候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午休是难得的学生们不需要被老师管控的时间,也是他们白天少有的可以光明正大休息的时候。
拉了两把空椅子给两人,阮星回就坐在了自己的办公桌后。
记者和摄影师环顾四周,谢过阮星回递的椅子之后就提出了工作申请。
“我们可以先拍一下你们办公室的环境吗?”
阮星回看了看几乎可以说是空荡的办公室。
办公室占地不算小,和一个常规的教学教室大小是一样的。
四张办公桌和两个文件柜放在里面甚至都不能算是空旷。
虽然不清楚这有什么值得拍的,但是阮星回这个人向来不会外行指导内行,就点了点头,随他们操作了。
摄像师从巨大的背包里轻轻捧出了摄像机和一些零件,拼拼凑凑好一阵后才把它扛了起来,在办公室里绕着拍了好几圈。
而记者则是从兜里摸出手机,对着自拍镜头整理仪表,准备等下拍摄素材的时候进行采访。
阮星回则是有些无聊地拿起了桌上的书。
只要他们不影响学生们学习,正常拍摄她都无所谓的。
过了大概十分钟吧,摄像师终于扛着摄像机停下了脚步。
他又像是变戏法一样,从背包里掏出一根棍状的小包,一阵捣鼓之后,一个三脚架就立在了地面上。
早已经整理好自己的记者则是递出了来之前就准备好了的问题单,让阮星回先思考一下等会儿怎么回答。
毕竟他们是来采访的,不是来得罪人的,问的问题也没什么不好提前透露的,让受访者提前心里有个谱,这也算是常规流程了。
因为阮星回主动提起了最开始是她拜托蓝翰星去找李癞子的事情,所以这次采访就是从事情最初的起因开始的。
阮星回简单地提了一下刘招娣的事情,不过为了保护学生,她没有说她的名字,只是把重点落在了李癞子身上。
知道了事情的起因,接下来的经过在之前做笔录的时候警局已经有记录,结果他们手里已经掌握了最详尽的信息,记者又问了几个问题以后,就算是这次采访结束了。
但是阮星回没有想到,摄像机停止录制以后,记者又提出了新的邀请。
“我们能不能为您的学校做一次专访?”
这是他们真正走到星空中学以后才萌生的想法。
一个开在深山里的学校,免费为所有学生提供学习生活要用到的各种物资。
即便是那些大企业捐赠的爱心小学,也不可能做到这个地步。
而且这个学校是个人独资,也没有任何的宣传,看起来就是一副不图名不图利的样子,这让他们对这所学校有了极大的好奇心。
记者本人除了是市局宣传口的干事以外,还兼任了青年团的宣传组长。
虽然这次来的时候是为了警局的工作,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再顺便为团宣打个KPI。
至于器材耗材属于市局的问题,只需要回去之后再打个说明报告就好了。
阮星回虽然并不图名利,但是她图学校的知名度啊!
有了知名度,以后才更好招生,而招生对于目前的她来说,是重中之重。
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阮星回很痛快地就同意了。
不过现在午休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接下来有两节课是她的数学课,如果他们想要采访的话,可能时间就会晚一些。
这倒没什么,因为如果要拍摄学校专题的话,他们还需要拍摄一些学生们在学校里的日常素材,正好趁着这两节课找时间拍。
听了他们的安排,阮星回也很满意。
虽然教室外面有人拍摄的话可能会影响学生们上课时候的注意力,但是有高效教室在,这点影响阮星回还是愿意忽略一下的。
得到许可后,摄像师就和记者一起扛着设备走出了办公室。
还有几分钟,午休结束的铃声就要响起了,正是适合开始拍摄的时间。
两人把摄像机架到了食堂门口不远处,镜头对着宿舍楼的方向,随时准备拍摄。
同时,也在等待着观察学生们真实的学习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