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台台手术相继成功,更是给大家的心里都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一个月后
星空医院的康复中心还是第一次这么热闹。
原本也就是每天小猫三两只的场地,最近变得格外的受欢迎起来,闹得骨科的病人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而且这些病人中的大多数竟然都像是瘫痪了很久的样子,这就更让人看不明白了。
十个志愿者的病程并不相同。
像是李成,已经算得上是他们里面病程最快的一个了,也是因此,他才成了第一个动手术的人。
手术之前,李成能够自由活动的部位就只剩下了胸部以上,以及整条左臂,右臂已经完全脱离了掌控,并且也无法坐起,只能够保持住自主呼吸。
如果再晚上一个月的话,李成恐怕就会失去自主呼吸的能力,正式进入生命倒计时。
而其他的病人中,有的人尚且只是某一肢开始僵硬,有的人却已经失去了对下半身的控制权,也就比李成稍微好一点,还能够坐着。
他们的病程不同,要做的康复训练也不同。
像是李成,大多数的训练都需要陪护辅助才能完成,而症状较轻的,已经开始试着独立行走。
转眼间又是两个月过去。
最后一个动手术的黄正,迈着不算快、但足够稳当的步伐,获得了出院许可。
他也是他们这一批患者当中,第一个能够出院的人。
从他的表现上来看,他的行动已经自如,除了偶尔会比正常人满上一点之外,完全看不出异常。
而这一点慢,只要他经常出门走一走活动活动,就能够逐渐补回来。
黄正出院那天,剩余的九个志愿者以及家属都来送他。
这会儿大家的状态也都比之前要好许多。
李成已经能扶着东西站起来了,虽然这个站很勉强,必须要有支撑物,但和之前比起来已经算得上是巨大的进步。
之前那个下半身瘫痪的病友,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也恢复了不少的状态,他在站起来之后,可以不用扶手了。
……
九个人,每个人的状态都不同,但是每个人都有好转。
也因此,他们这一层,最近都处于欢乐的状态中。
生活又有了奔头,能不开心吗?
而随着黄正的出院,渐冻症治疗技术的论文也终于撰写完毕,发送到了国内顶刊《医学》的邮箱中。
《医学》编辑部。
又到了审稿的时候,这也是每个月编辑们最为头秃的时候。
他们这个编辑部,每个月的审稿数量不低,但是能用的实在是有限。
以至于最近这几年,发行频率已经从原本的双月刊下降成为了季刊。
但即便是如此,为了保证论文的质量,他们从来都是宁缺毋滥的态度。
毕竟他们并不需要靠出版和印刷数据来吃饭,更像是另一个模式下的体制内。
这样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水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这并不能让他们少受一点荼毒——总是会有人想要撞大运看看自己的水货论文能不能被录用的。
和往常一样点开了收稿邮箱,小编辑愁眉苦脸地给自己冲了杯咖啡,就开始准备今天的工作。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审稿如上坟。
说的大概也就是他们现在的心情了。
点开邮箱之后看到的第一篇论文,就让小编辑眼皮一跳。
《渐冻症治愈技术与案例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