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确定实际执行效果也和论文上说得一样的话,这篇论文完全可以通过审稿。
不,不仅仅是通过。
这篇论文即便是拿到了国际上去,送到世界级医学顶刊《iatrology》的编辑部,也是完全够资格的!
甚至于,最近这几年医学界可没有什么颠覆性的技术进步,渐冻症如果真的能被攻克的话,再额外拿下几个大奖都不是难事!
这可是他们整个国家的荣誉!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对方没有投稿到《iatrology》,反而是投到《医学》这里来了。
徐梦想着,等确认了真实性之后,要不要好好地跟作者聊一聊。
毕竟,这片论文发表在《医学》上……从学术角度来说,纯属浪费。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还早。
徐梦在这一层的病房晃悠了半个小时,试探性地跟几个家属搭过话,也找机会观察过病人们的活动情况。
表面上来看,确实如论文所说。
徐梦稍稍放下心来,打开手机,通过作者留下的号码联系了对方。
得知徐梦就在星空医院内部,杨初还有些惊讶。
他那篇论文发出去之后就没怎么管过,反正有问题的话对方会联系他。
只是没有想到,徐梦竟然来了。
杨初自然是知道徐梦是谁的,正好这会儿手边没有别的工作,就从办公室出来,到志愿者这一层来了。
徐梦来的时候就有想过,能够做出这样成果的人会是怎样的一位医生。
却没有想到,来人竟然会是这么年轻。
“你是……杨初医生?”
徐梦迟疑了。
不是他以貌取人。
实在是这样巨大的成果,以杨初现在的年纪,并不像是他能做出来的样子。
医学生,即便是一路开挂,本硕博连读,也需要八年的时间。
就算天赋异禀,对方十五岁上大学好了,博士毕业也要23了,再加上实习、规培、轮转等等程序,一般来说,怎么也要三十左右才能有独立看诊主刀的能力,他再怎么逆天,也要二十五六才行。
可是眼前这个人看上去……也不像是已经二十五岁的人啊……
这么一个大项目,想要出成果,从头到尾怎么也要个好几年。
三十岁往上都能称得上是医学紫微星了,四五十岁才是他们概念中认为的最可能的年纪。
所以,杨初这二十出头的脸,怎么看都不像能干出这番大事的人,徐梦这才有此疑问。
“是我,徐教授好。”
杨初对于徐梦的迟疑并没有什么反应。
事实上,从他被抽卡出来以后,就已经遇到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况了。
毕竟他一张二十岁的脸却顶着教授职称,怎么看都让人觉得不对劲。
包括前段时间招志愿者的时候,最开始大家也都不信任他,后来才在他的实力证明之下认同了他这个主刀医生。
其实他给自己的这个壳子设定的年纪也不算小,三十多了。
但是没办法……脸太嫩,一看就不是患者最信任的哪一种。
这他就没有办法了。
“哦,你好。”徐梦点点头,有些唏嘘,“你的论文我看了,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虽然杨初表现地很沉稳,但是就凭这个面向,应该也是不超过四十岁的人。
在他这个年纪的人看来,自然担得起这五个字的评价。
“过奖了,这位是?”杨初笑着谦虚了一句,转而看向了他身后的人,有些疑惑。